| 小店昏暗而凌乱,竹匠张德州坚守了三十载。 |
| 闲时给自行车轮轴上点油,老人有时还得骑着这辆车到关林进料。 |
| 古稀老人的竹匠人生。 |
| 87岁的老邻居正陪着张德州唠嗑。 |
|
最后的手艺人
旧的行当渐渐消失,新的行当正在出现。新旧交替中,伴随着时光流转的匆匆步履,我们依稀听见手艺人坚守时的默默叹息……从今天起,本报开辟《最后的手艺人》专栏,敬请关注。
老城东大街鼓楼东行百十米,有一家竹器店。没有门头、招牌,只是门前斜靠于墙的两根竹竿,显示着它的存在。
店主是74岁的张德州和他的老伴牛爱苗。据说,这是市区最后的手工竹器店。冬日清冷的下午,昏暗的店内,借着门口投进来的光,记者发现张德州正默默地削着吃涮牛肚用的签子。身旁,87岁的老邻居正陪着他唠嗑。一个破旧脸盆盛着的炭火将老人满是沧桑的脸映得暖暖的。
围在炭火旁,老人一边飞快地编织着手中的熥篓,一边打开了话匣子。
刚解放那一年,作为家中的独子,15岁的张德州从洛宁老家远赴西安,在一家竹器店当学徒。出师后,他在当地开了家小店,在噼啪声中过上了竹匠生活。1961年,惦念着年迈的双亲,他扛着铺盖卷,回到洛宁县城关镇中原村的老家。
1978年,张德州来到东大街,并在这里扎了根。那时,竹篮、竹筐、竹床、竹推车,还有给小孩烤尿布的熥篓,甚至竹编农具,都十分热销。
岁月流逝,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这些竹器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竹器不好卖,老人就给人家加工吃涮牛肚用的竹签子,每根签子平均能挣1.5分钱。儿女们早希望老两口能停下手中的活儿安享晚年,可他们闲不住:“干了一辈子竹器活儿,放下了也舍不得啊!”
采访中,一个中年妇女走进店里,要买一个筛子,经过讨价还价,筛子以20元成交。干枯的双手接过钱,老人脸上泛起了知足的笑意。
黄昏,老人从椅子上慢慢起身,走到门口透透气儿。影子投在地面上,灰灰的……
记者 张光辉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