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老家所在的洛宁农村每到春节,几乎是村村有剧团,家家有演员,到处都在锣鼓喧天唱大戏。
我住的那个小山村冯岭只300多口人,也成立了一个曲剧团。那时我上小学二年级,喜欢敲锣鼓,也成了剧团的一员,和大家一起快乐地排演着古装戏和现代戏。
唱戏,首先要搭戏台。竖几根木桩,拿十几条床单当蓬布,就成了。戏衣、道具、乐器,大都是人们自己加工制作的。如蟒靠戏衣,就是照葫芦画瓢,买来彩线,找民间会织绣的手艺人缝制的;捉一只癞蛤蟆,剥下皮,晾干蒙在一个桐木筒子上,接上弦杆,套上丝弦,就是一把坠胡;官帽有时竟是纸糊的。剧本大都以口传为主。人们边化妆,边记词儿,妆化成了,词儿也记得差不多了,然后就上台演出。
演出期间常会闹出一些趣事,令人捧腹。比如演员忘了戏词怎么办?早有人在幕后提词呢,提一句,唱一句。台下的观众摸不着头脑,不知他们是在演出,还是在吵架。当明白是怎么回事时,台下人笑,演员也笑。
那些拉弦子、敲锣鼓的人,也是“丑态百出”。他们给自己定了一个死规矩:演员唱四句,便敲打一阵,然后拉弦子的人拉“过门”。再唱四句,再敲锣鼓,再拉“过门”。有一次,敲锣鼓的人只顾看戏,忘记了敲,拉弦子的人就停下来大喊:“敲啊!敲啊!”弄得大家一阵哄笑。
姑姑家住在一个只有20户人家的村子,就是这样的小村子也有一个豫剧团。有一次,我看他们唱戏,台上扮樊梨花的是我表哥,姑父在敲锣鼓。台上唱得热火朝天,台下只有几个小孩子在打闹。也难怪,大人都登台唱戏了,哪里还有观众。
现在,人们坐在家里,就能欣赏到高水平的文艺节目。如今的年轻人,是很难再体会到那时唱戏的乐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