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图 唐春成 |
|
2009年被称为中国基金发行年一点也不为过,近150只基金的发行吸引了投资者期待的目光。但是,这也为2010年年初的破“面”行情种下了恶果,尤其是去年底集中成立的次新基金成为重灾区。近期,随着股指的下探,基民的心情变得越发不安起来。
股指下探,基民坐不住了
“这到何时才是个底啊,去年底才买的新基金,现在就剩下9毛多了!”说这话的是市民陈女士,昨日上午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向某银行理财经理发牢骚。据陈女士介绍,她在去年11月份购买了一只新基金,原以为能借着新年“开门红”赚点“红包”呢,不料想A股却节节走低,如今那只基金已经亏损5%了。
记者连日来走访时发现,和陈女士有类似经历的基金投资者不在少数:他们多数都是手持去年认购的新发基金,且这些新基金渐渐地“面”子全无,净值都在9毛多。眼瞅着新基金一步步远离1元关口,基民也都坐不住了,这也使得近期银行的理财经理更加忙碌,不断有基民向他们咨询破“面”基金的处理问题。
“就新基金而言,1元净值对投资者心理影响更大,很多投资者对跌破面值引发的亏损表现非常敏感。”某银行理财经理分析说,随着近期股指不断走低,这部分基民的反应更为强烈,近两天她接到的咨询电话特别多。
次新基金纷纷跌破面值
2010年伊始,新基金的“面”子正在逐渐失去。截至1月25日,去年发行的149只新基金中跌破面值的基金数量达到56只,其中大多数是成立于去年6月以后的。另据统计,净值在9毛以下的基金有3只,分别为友邦华泰行业领先、交银180治理ETF、中欧价值发现,其中友邦华泰行业领先是唯一一只跌破8毛的。
“跌破面值比较严重的多是去年七八月份发行的新基金,那时恰恰是股市处于高位的时候。这说明股市的大环境是一个主要因素,比如友邦华泰行业领先的发行日是大盘见顶3478点的前一天。”国际金融理财师、建行洛阳分行财富管理中心顾问王韶华说,去年下半年成立的基金已经错过了股市的主升浪,它们的建仓成本较年初成立基金的高很多,因此跌破面值也就在情理之中。
从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数据看,去年下半年成立的新基金的建仓速度和配置方向成为它们跌破面值的一大诱因。另外,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也成为关键因素。王韶华分析认为,同一时期新基金的分化也比较明显,比如同样是去年七八月份成立的长信恒利优势、国联安主题驱动、新华泛资源优势等三只基金虽然也跌破面值,但截至1月15日的净值分别在0.93元、0.95元、0.98元,较友邦华泰行业领先的净值明显要高。
受伤基民如何维持“面子”
“今天A股继续大跌,跌破面值的基金铁定会更多,打电话的客户预计也会增多。”我市某银行网点客户经理昨日面对记者如此大发感慨。数据显示,昨日沪深股指跌幅均接近2.5%,且个股呈普跌格局;截至1月25日净值在1元~1.025元的偏股型基金接近10只,它们现在已经已经或者频临破“面”。
受伤的基民应该如何维持“面子”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不少已经“破面”的基民产生了“止损”的念头,而那些尚有盈利但担心“破面”的基民已有“止盈”的想法。然而,有一部分人是无法“止损”的,因为新基金是有一定的建仓期的,打开申赎也有时间要求。但即便进入了申赎期,专家认为基民赎回也需要谨慎,且因人而异。王韶华说,虽然现在股市持续下跌,但今年的整体形势应该会不错,预计目前是夯实基础的一个过程,一旦震荡完毕将会向上突破,目前它们仍是借机潜伏股市的好机会。
“另外,新基金是可以通过震荡来化解股市大部分风险的,这一点在去年七八月份成立的几只破‘面’基金上已经得到了体现,他们到去年底的跌幅已经较成立之初时明显缩小。”王韶华说,对于尚有盈利但濒临破发的基金,投资者短期若无紧急资金需求不建议赎回。
2010年,投资者该如何养“基”
2010年第一个月的股市行情让人大跌眼镜,但基金仍是理财专业人士和投资者比较看好的投资品种。专家认为,偏股型基金仍然是长期投资的最优选择,债券基金特别是纯债基金面临升息压力不容乐观,货币基金可作为流动性资产管理工具。
“主动基金重选股能力,指数基金重风格与波段。”王韶华认为,投资者可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采用“核心+卫星”的投资组合,风险承受能力一般且不太了解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应该选择优秀、稳健的主动型基金作为核心组合,并采用长期持有策略;同时,可将指数基金作为卫星组合,根据市场风格轮动和市场波动进行适当的波段操作。
王韶华说,主动型基金应重点考察基金的选股能力,不仅要注重考察较长时间的选股能力,而且还要综合考虑基金经理稳定性和基金公司的品牌等。对于指数基金来说,长期持有者可以选择市值覆盖率较高的指数基金如沪深300、深证ETF等,擅长波段操作的投资者除了可利用指数基金进行选择,还可以进行风格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