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立波抢镜。 |
|
夸张的音乐演奏、滑稽的肢体语言、略带叛逆味儿的乐曲讲解、令人捧腹的现场对白……1月30日晚,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欢乐颂·交响音乐‘新’赏会”,“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与著名指挥家余隆领衔的中国爱乐乐团,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对话。
音乐会上的《新闻联播》
没多少人看过这种融会了东西方文化的“大杂音乐烩”,西方古典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激情碰撞,余隆与周立波这一正一“邪”的另类搭配,究竟能否实现“和谐共荣”,相得益彰?
演出开始了,耳边传来长号演奏的央视《新闻联播》片头曲,随之而来的是周立波的开场白:“观众朋友你们好,‘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窜访’北京演出开始了。刚才为大家演奏的是长号,它属于铜管乐器……”
周立波讲解着:“什么是中提琴?它说自己是中年人,因为做小提琴太大,做大提琴太小;它说自己是小提琴的尾巴,又是大提琴的头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琴’到中年实在尴尬,所以只能在委屈中享受,在享受中委屈!”
从小提琴、中提琴到大提琴,从小号、圆号到大号,从竖琴、定音鼓到马林巴,几十种乐器在余隆的指挥下轮番“上阵”,奏响《菊花台》、《啊!朋友再见》、《打虎上山》、《外婆的澎湖湾》等耳熟能详的歌曲,周立波配以诙谐的讲解,观众在笑声中了解“交响乐家庭”中的各个“成员”。
演出最后,周立波亲自指挥乐队演奏了《拉德斯基进行曲》,观众的掌声、叫好声不绝于耳,乐队和指挥连连返场。
堕落还是幽默?
北京观众王大雷说:“周立波的搞笑演绎,虽然句句俗气但妙语连珠,虽然逗趣耍贫但深入浅出,表演、讲解、现场演奏示范、互动问答应有尽有,真让我们尝了回‘鲜’。”
然而,也有部分观众不以为然。提前离场的古典乐迷王晓蕾毫不客气地说:“这简直是在糟蹋交响乐,余隆怎么能堕落成这样!”对此,余隆说:“不是我堕落,而是你们缺乏幽默。”
余隆解释道,这种演出形式在国外司空见惯,维也纳爱乐乐团等世界著名交响乐团都曾尝试与喜剧演员一起开音乐会。“我在2003年也与姜昆合作上演了俄国音乐剧《士兵的故事》,用交响乐、戏剧、舞蹈、朗诵交融的形式立体展现高雅艺术。”
“艺术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有生命力。”余隆说,“如果通过周立波幽默式的讲解提高了百姓对高雅音乐的理解,那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把交响乐拉下‘神坛’”
演出中,周立波虽然用“清口”方式“解读”交响乐,但并未恶搞交响乐。“我们需要高雅音乐的通俗化,用幽默的方式把交响乐拉下‘神坛’,要让观众知道古典音乐的确高雅,但并非高不可攀。”
周立波说,我们经常看到中国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用民乐演奏《拉德斯基进行曲》,为的就是让国外观众了解中国的传统音乐。“同理,高雅音乐在中国的普及可以考虑在曲目设置、讲解思路、举办形式等方面融入‘中国思维’,充分考虑中国百姓的接受程度”。
就普及型音乐会中演出曲目如何选择,余隆认为要雅俗共赏。“专业乐团的常备曲目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在演出中将原创交响乐作品与通俗曲目相结合,才能使听众在不知不觉中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