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
|
上期生活民俗系列刊出后,受到读者关注。有专家建言:不如把“衣食住行”放在一起刊出,这样内容更丰富,层次更分明,同时也符合生活民俗的特点。本栏目接受建议,展现过去洛阳人“衣食住行”等生活民俗全镜头,以飨读者。
幼儿服饰
不能露脚丫,可以露屁股
日前,记者来到文峰塔北柳林街,就旧时幼儿服饰问题进行采访。住在这附近的老人说:“过去,幼儿穿衣服最大的特点是露屁股不露脚丫。”问这是为什么,答:“不为什么,就是怕孩子屙尿在裤裆里!”
其实,不但过去的幼儿穿开裆裤,如今的幼儿也穿开裆裤。所不同者,过去婴幼儿的脚不能露出来,尚未学步的幼儿,裤角口都缝在一起,看上去像个“有底”的布袋。而今天的婴幼儿,小脚丫可以自由地伸展,有属于他们年龄段的童鞋。
民国时期,婴儿出生后,先用干净柔软的棉布包裹,不穿任何衣服,只在胯下垫一条干净的尿布,此即所谓“襁褓”。而在豫西乡村,婴儿初次使用的尿布必须是崭新的,若是哥哥姐姐用过的,上面沾了尿骚味的话,新生儿一旦用了,将来就会很“骚”,生性风流,惹是生非,这是非常忌讳的事情,因此接生婆来接生时,第一件事情是检查尿布。
襁褓中的婴儿稍大一点儿,就开始穿无领无扣的“和尚衫”,均以柔软的棉布缝制,大襟、小襟相掩,襟上缀布绳束于腰后。婴儿三四个月大之后,换穿有扣的棉布上衣和开裆裤,由大人“把交”着,让孩子大小便。孩子长到三四岁,才穿缝了裤裆的裤子,民间叫做“煞裆裤”。但在有的乡村,男孩长到七八岁还穿着开裆裤。
小孩为啥要穿开裆裤?第一是生理上的需要:婴幼儿不能控制大小便,饮食以母乳为主,大小便的次数多,加上过去条件不好,家中所备的裤子不多,穿开裆裤可以方便排便,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和劳动量。
第二是文化方面的原因:中国先民有穿开裆裤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关于裤子的记载,那时的裤子只有两个裤腿,裆不缝合在一起。古人只穿裙子或“裳”,到冬天腿部冷,就在腿上套个套筒,这就是早期的裤子,也是广义的开裆裤。那时的“裤”字写作“袴”,这个字的解释是“两股(大腿)各跨别也”;又解释为“袴,胫衣也”,即给小腿穿衣,而不管屁股,大概是因屁股肉多比较耐冻吧。古人坐下或行礼多用跪姿,此乃最文明的姿势,不显露裆的部分。
汉代以前,穿开裆裤是很普遍的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汉灵帝刘宏的后宫嫔妃都穿着开裆裤,为的是让皇帝临幸时方便,此为正史记载。因此小孩子穿开裆裤,并非大不了的事情,不是像有人说的“国人随地小便的习惯,是因为小时候穿开裆裤”。其实,随地小便的只是个别人,这与穿开裆裤风马牛不相及,属于个人素养问题。
可是,穿开裆裤确实不卫生。在地上乱坐乱爬,可导致儿童外阴感染,伤害儿童的泌尿系统,因此有的开裆裤带掩襟,有一个“蒲扇儿裤”,可以遮挡住小屁屁。盛夏酷暑之时,幼儿多戴用红布制作的“红兜肚儿”,兜上绣有牡丹、大葱、莲蓬、菱角等图案,以求孩子聪明伶俐,日后取得功名富贵。也有绣蝎子、蜈蚣、壁虎、蛤蟆、长虫(蛇)等“五毒”的,含有祛“五毒”、保平安之意。男孩兜肚下摆为半圆形的,女孩肚兜下沿出尖,形状为倒三角形。
在洛阳老城,男孩子长到七八岁,喜欢穿狮子裤,分红、黄两色,裤子上缝着许多寸长小穗,小穗上缀有小铃铛,跑动起来哗啦哗啦响,像个小老虎似的,显得很有生气。娇宠的男孩穿一套红装,衣、帽、鞋、袜、腰带都是红色的,就连棉夹衣也不例外。
节庆饮食
春节饮食最为铺张喜庆
民国时期,洛阳普通百姓日子过得很清苦,日常饮食十分节俭,但遇到传统节日时,还是要想方设法蒸馍、炸油食,酬神敬祖,以示过节;遇到婚礼寿庆或设宴待客时,必然尽其财力,以全礼仪。
据《洛阳市志》记载:洛阳节日尽管多,但人们最看重的还是春节。洛阳民谣云:“吃了腊八饭,就把年下办。”人们从腊月初八开始就为过年忙碌了。这种忙碌,有心理上的准备和物质上的准备。物质上主要准备肉、蛋、鱼、鸡、白面等。蒸馍时,必须蒸出象征来年丰收的枣山馍、麦秸垛馍、麦布袋馍,还有象征老人长寿的寿桃馍等;同时还应有油炸丸子、糖糕等。除夕这天家家包水饺,大年初一五更时喝头脑汤、茶糊涂,接着吃水饺。元宵节吃象征团圆的元宵,表达合家团圆之愿望。
春节后,“龙抬头,吃炒豆”,至于为啥要吃炒豆,主要是盼望龙王降雨以润新禾。五月端午吃凉粉、鸡蛋、“五豆”,喝“五条枝茶”,这与防夏日毒虫侵害的心态合拍。九月九吃面,体现了敬老习俗。冬至吃水饺,提醒人们预防冻伤耳朵。腊月初八,民间称“庆丰日”,故多以谷物和果实煮粥而食,俗称腊八粥。
过去人穷,只有简单的要求——吃得好一点!因此人们都把过节当作改善饮食的机会,平时的小节日,炸一些油条、糖糕就算不错了,哪像如今的饮食——天天都像过年!
民居进程
从穴居式到院落式
洛阳民居的发展,大体经历了穴居、半穴居、单体建筑、院落式几个阶段。所谓穴居,是人们利用天然洞穴栖身;所谓半穴居,是向地下挖坑,利用黄土层为墙壁,上面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屋壁和屋顶。
半穴居可弥补天然洞穴不集中的缺点,进而发展为地面聚落。在我市孟津邙山之上,如今还保留有天井式窑洞院落,即先在地面挖出下沉式天井,再在院壁上横向挖出窑洞,这种居住方式就是半穴居的变种。
到了后来,在偃师南部、孟津北部等有坡岭的地带,出现了无数土窑洞,这些窑洞是人们利用天然崖壁凿而为窟,冬暖夏凉,很受农民欢迎。
据《洛阳市志》记载,夏商周时期,洛阳人居住的房屋顶部有两坡式、四坡式,已经出现较为合理的房间组合,且大多为土坯作墙、大木架梁、坐北面南。周朝时房屋出现了过道、前堂、后室等有序的居住形式。
东汉时期,集前代居住之大成,出现了以木结构顶为主的三合、四合形式的民居院落,以门楼、正堂、偏室、厢房为轴线,配属厨房、库房、厕所、禽圈等,家庭居住中的尊卑观念开始出现。到了唐代,建房屋开始使用滴水瓦,宋代出现琉璃瓦覆顶。
在民居文化中,相宅之俗源于洛阳,沿承至今。把相宅与居住综合考察,是一种居住与环境的优化选择,察看风水并非迷信,是广大民众安居乐业、避祸远害的心态表露。
行旅规矩
选黄道吉日,行春秋大义
洛阳人出行时有规矩:哪些日子不能出门、哪些日子可以远行都有规定,不能违反。
豫西人把离家外出称为“出门”,如果去的地方远,出门时间长,则称为出远门。出远门必须择吉日良辰。民间把农历三日、六日、九日称为黄道日,也把腊月十五日以后的某一天称为黄道日,这些日子都是“吉日”,或称“黄道吉日”,可以放心远行。但民间忌农历七日、八日出门,民谚云“七不出门,八不回家”,把每月的七日、八日视为黑道日,俗称“煞日”。另外,每年农历十一月不宜出远门。
至于具体动身时间,一般是五更动身上路,忌讳午时出行,赶早不赶晚。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上路前,人们要根据出门远近和出门的目的,备好路上的必需品,做到有备无患,俗话说“晴带雨伞”、“饱带干粮”,意思是防患于未然。临别时,家人要叮嘱“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困了就睡”,这是交代远行的人不要太节俭,不要在路上委屈自己;要叮嘱“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这是交代出门时要注意安全;要叮嘱“出门讲礼仪,乱乡莫久留”,这是交代要讲文明、念故乡、别出事。
远途启程前,远行人还要到祖先牌位前上香磕头,告诉先人自己的去向,求祖宗保佑。也有人在前一日到庙院烧表行香,祈求神灵佑护。出门在外,凡遇寺庙都要上香,祈祷平安顺利或买卖成功。在外时间久了,要托人捎信回来,以免家人牵挂。
出门在外,洛阳人有好客的传统,在路上遇到同行之人,不管认识不认识,都要有求必应,尤其是看到对方没吃的,要主动提供干粮。
返回故乡,遇到长辈要先施礼致意,见平辈人也要先打招呼,见了乡里孩童要分发糖果。回家之后,先给祖宗牌位上香,说说在外的情况,表示一切顺利,感谢祖先的保佑,还要到亲邻长辈处“呈谢”。晚间要例行“洗脚”,称为“洗尘”。
行旅规矩中,还有对本地待客风俗的规定:山村居民户遇到外乡人路过,夏供茶水,秋供山果,粗茶淡饭,保证路人不挨饿。如遇行旅之人被雨雪阻隔,或天色已晚无店可投,应热情引入家中过夜,分文不取,并小心保管好客人的行李包裹,不动对方一针一线,直至客人动身,必完璧归赵,呈慷慨之风,行春秋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