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6版:悦读·人物
3上一版  
PDF 版PDF版
娱乐教父
别而不去
邵逸夫 影视帝国风云录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0 年 2 月 21 日 星期    【打印】  
娱乐教父
别而不去
  2010年2月14日,邵逸夫出席TVB贺岁特别节目。(资料图片)
  “六婶”方逸华。(资料图片)
  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曾被视为香港电影的代名词,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简称TVB)被视为香港电视的旗帜。邵逸夫从电影杀到电视,一路所向披靡,一路又被抨击为阻碍业界发展的冷酷垄断者。当他在2010年的第一天正式宣布退休时,TVB面临42年来的最大危机——对歌星的垄断面临瓦解,营业额下滑,电视剧制作水平广受质疑。

  邵逸夫已经102岁了。一个多月前,这位娱乐教父把上市公司(TVB)主席的位置交给了妻子方逸华,从此正式隐退到这家华人电视巨擘的幕后。

  对TVB制作资源部总监乐易玲来说,2010年,她有一个重要的任务:TVB将组织大批艺员投拍电影《七十二家房客》——这曾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名作,也被称为20世纪70年代香港粤语片复兴的标志。

  邵逸夫兄弟4人都是电影人,但只有这位“六叔”(香港人对邵逸夫的昵称),在影视圈引领风骚长达80年。即使退休后,邵逸夫仍在工作,因为他要打理邵氏影业和慈善基金。用乐易玲的话来说:“六叔”每天仍在上班,如果幸运,你或许会在电视城的某个地方遇到他。

  长线作风

  在TVB乃至香港电视业界,邵逸夫无疑是最受崇敬的人物。不过,很少有人了解他心里在想什么。乐易玲还记得,有一天,邵逸夫拉开办公室的抽屉给她看:“做人要简单,不要有太多的物质要求。简单的几件衣服、一个银行存折、一支笔、一块手表就足够了。”

  “六婶”方逸华陪伴邵逸夫半个世纪,一直被视为邵逸夫最亲密的伙伴以及最忠实的接班人。在方逸华的提拔下,陈志云、乐易玲等TVB高层也在21世纪崭露头角,着力拓展新业务,但TVB的影视梦工场模式从未动摇过。

  有了长期的影视歌资源积累,邵逸夫在香港可谓无人能出其右。徐小明曾是挑战邵逸夫的人,他在20世纪90年代末替ATV(亚洲电视)引入《还珠格格》,令习惯了强势的TVB一度阵脚大乱。不过,徐小明私下却把邵逸夫奉为偶像,甚至每到春节,都会到邵氏公司专程给邵逸夫拜年。

  徐小明最佩服的是邵逸夫在电影行业中的长线作风。“他觉得某个导演或演员有潜质,就会不断让他们尝试。因为他很清楚,公司跟他们签下的是长约,是投资。我跟你签15年约,你两年内红了,我就能赚13年钱;5年内红了,我就能赚10年钱。”

  屡遇困境

  几十年来,邵逸夫的电影和电视事业都经历过不少挑战。他凭借庞大的资源库,关键时刻毫不手软,才得以顺利过关。

  1996年,TVB和ATB同时要拍《包青天》。邵逸夫罕见地亲自到剧组担纲,并要求剧中的主要角色都必须经过试镜,为寻找“包公”的角色人选,剧组就走遍了大江南北。

  20世纪50年代,为打击对手“电懋”,邵氏兄弟影业起用小导演李翰祥打天下,并成功地从“电懋”挖走大明星。上世纪90年代中期,TVB将ATV的近10位当家小生、花旦全部网罗到旗下,ATV自制剧由此开始转弱,TVB也巩固了自己一枝独秀的地位。

  生活中,邵逸夫也遇到过劫难。

  据他的侄子邵维钦透露,邵逸夫早年曾患癌症,手术后,每年都要去美国检查身体并换血。为了强身,邵逸夫服用千年人参,又听高人指点勤练气功,近年身体机能终于恢复正常。

  在传记中,邵逸夫经历过的另一劫是儿子遭遇绑架。1964年,他的长子邵维铭在下班途中被劫,幸运的是,绑匪在收到300万元赎金后,将邵维铭放回。

  如今,即使TVB高层也鲜有机会与邵逸夫接触。年过百岁的邵逸夫常由太太陪伴,到尖沙嘴的半岛酒店咖啡室喝茶、吃点心。

  别而不去

  退居二线的邵逸夫仍不时到半岛酒店的店铺定做衣服,一般是做中等价格的白色T恤衫,还会要求翻新。

  喜欢旅行的邵逸夫,捐助的地点遍布全世界,现在受惠学校及教育项目近5000个,内地很多高校和中学都有以邵逸夫名字命名的建筑物。

  不过,他始终离不开的还是香港影视业。今年,TVB将组织大批艺员投拍电影《七十二家房客》。新掌门方逸华说,赚多少不是最大问题,但一定要拍好。“老板创立了TVB这样一个王国,我们所有人都希望这个王国能稳固。”乐易玲说,“对老板来说,做自己的影视作品,才是第一位的。”

  如今,全球电视行业在向制播分家、频道产品化转型,TVB依旧扛着制播合一的大旗。当陈奕迅等巨星都开始拒绝TVB时,人们开始猜测TVB的未来——歌星的垄断面临瓦解,收入增长速度持续减缓,电视剧制作水平广受质疑,有线电视等对手虎视眈眈……后邵逸夫时代的TVB,真的已经到达了“临界点”?

  四面楚歌

  20世纪80年代初,邵逸夫从电影转向电视。无线(TVB前身)旗下第一批艺员都是粤语片演员,郑少秋和沈殿霞都在其中。

  现在TVB的制作方式与当年的邵氏影业没什么两样:有自己的工作室,把艺员、导演、工作人员都签下来,自己制作、发行,并为员工提供宿舍。

  乐易玲认为,这种模式能够保证梦工场的产量、品质和成本控制,也有利于控制竞争带来的风险。

  然而,因为持续占有演艺资源,TVB多年来一直饱受指责——不时有艺人通过不同的渠道抱怨TVB苛刻。香港信息与科技界议员谭伟宗认为:“因为有一些‘潜规则’,电视节目制作者在香港没有公平的竞争环境,这是香港电视业在华语世界每况愈下的原因。”

  方逸华的接班也被外界视为这种经营作风的继续。在TVB人的眼中,她是个头脑聪明、工作勤奋且事事兼顾的人,这就如同曾经的电影人邵逸夫——勤奋又肯钻研,对摄影、编剧到导演、制片各个环节皆了如指掌。

  乐易玲现在的角色,就是TVB庞大制作资源的管家:从顶级的艺员到道具仓库的一把鸡毛掸子,全部过问。

  头号对手

  其实,现在TVB管理层已经意识到,新媒体才是这个电视王国的头号对手。

  “很多人说我们跟某某台打仗,我们内部反而觉得是自己跟自己打。新媒体才是我们最大的劲敌,因为看电视的人减少了。”乐易玲说,从去年开始,TVB开始筹划推出基于本地用户的网络电视点播服务,虽然已经有些晚了。

  梦工场庞大的资源是TVB脚步较慢的一个内在原因。“调查发现,近几年(本地)TVB的观众群已不再年轻,年轻人都去上网了。于是TVB开始起用老演员,目的就是稳住既有的年纪日渐增大的收视群。”徐小明说。

  不过市场正在萎缩是不争的事实,市场的变化和新媒体的竞争令TVB的压力越来越大。根据报道,2005年到2008年,TVB的营业额从41.76亿港元增加到44.7亿港元,每年增长率仅为1.35%,而2009年上半年的业绩较2008年同期更减少了15%。

  为了缓解压力,TVB近年逐步增大了非本土业务的投入,还推出了高清数码频道,播出青春偶像剧和音乐节目,试图吸引年轻观众。

  现在,TVB庞大的造梦工场仍在运作。“我们不会放弃拍片而去买片。幸运的是,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广告客户又开始增加了,我们的营运条件又开始变好了。”乐易玲不无感慨。

  (据《南都周刊》)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