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菲 |
|
2010年春晚,在亿万观众热切的渴盼中拉开帷幕,在众多观众的不满中尴尬谢幕。一点不出所料,每年的春晚都是这样的结局。
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热心、聪明、智慧的网友盘点出了春晚的各类“之最”:最流行语、最雷人照、最大硬伤、最软广告……之所以能被整出一系列“之最”,除了观众聪明、善于总结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春晚的容量之大,说学逗唱、样样俱全,随意一个角度,就能整出十个八个“最”。
有好“最”,还有赖“最”,即使同样一个“最”,也有不同的角度。有人从好的一面进行赞扬,有人从坏的一面进行剖析。同样一个节目,同样一个人,有人说她宝刀未老,天籁之音,余音绕梁;有人说她,常年不唱,嗓子废了,气质降了。
被议论,说明被关注;被指责,说明被期望。三十儿晚上,大伙儿猴急猴急地守在电视机前,心潮澎湃地只等待看春晚。想见见喜欢的明星,想听听流行的歌曲,想看看有没有新人露脸,想瞅瞅喜欢的大腕今年又带来了什么笑料。可是,最终多是心怀失望,倒头而眠。
既然失望,那就别看呗。不看,那大年三十晚上做什么?年味儿越来越淡,如果再不看春晚,岂不是连讨论的话题都没了?
就这样,大伙抱着期待和不甘的态度,年年失望年年在看,年年看完年年骂。
说白了,观众看的其实已经不是春晚了,而是寂寞。这种寂寞,是对逝去时光的追忆,是对过去一年的留恋,是一种怀旧、一种依依不舍的心态……
看着在下坡路上越走越快的姜昆,我们会想起他和唐杰忠老师合作的美好时光;看着广告多于笑料的《捐助》,我们会怀念带给大家无数欢乐的“山丹丹”组合;小虎队《再聚首》,让人的欢喜多于惆怅——原来,大家都老了;王菲复出,一首《传奇》却引起了假唱的争议……
其实,看开了,也就释然了。春晚只是年夜饭里的一道菜,一个大拼盘。它的存在本就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期待。那么,你乐不乐,又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