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32版:乐活·鉴宝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铜 器
中国漆画将掀投资热潮
家书:浓缩历史 纸短情长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0 年 2 月 22 日 星期    【打印】  
收藏参考
家书:浓缩历史 纸短情长
  也许很少有人记得最后一次寄信是在何时,也许你已经忘了期待一封信是怎样的心情。当短信、网络弥漫着我们的生活时,家书——这个曾经寄托着亲朋好友无数思念的薄薄信纸已逐渐被淡忘。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的“打开尘封的记忆——中国民间手写家书展”展出了3000多封民间信件(包括明信片等),勾勒出原生态的历史细节。收藏这些家书,既能了解各个历史时期最真实的风土人情,也能掌握社会发展脉络,这将成为一个新的、最具平民表情的收藏门类。

  各个时期的书信格式都有固定的制式,比如清朝家书,它必须用严格的古代家书的格式写作,无论是信封还是正文都能够看出严格的礼仪制度。比如,写到“母亲”,字体很大,要前进两格,写到自己,称“吾”、“男”,字体变小,退两格……

  翻阅这些家书,我们不仅能从家长里短中发现恩怨情仇、悲欢离合,还能从中感受浓浓的时代烙印——有防鼠疫、卖田地、抓壮丁,也有上山下乡、最高指示、出国留学……细品这些家书,一段段或熟悉或陌生的历史扑面而来。

  谈起这些珍贵的家书,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丁感触颇多:“当初我们征集民间家书时,很多人问‘我们都是普通百姓,信里说的都是家长里短,这样的信有价值吗?’,我总是十分肯定地回答‘有,当然有。正因为你们是普通百姓,你们的家书才是最真实、最生动的历史记忆’。”

  但是,当成千上万封民间手写家书汇集到张丁和他的同事面前时,他才发现这是何等浩大的工程。由于这些家书都是手写而成,笔迹的识别就颇费周折,里面的方言、俚语、行规、典故,甚至只有双方心知肚明的暗号,都让编辑们费尽心思。在“翻译”这些信时,寻求捐献者的帮助固然是一个办法,但对很多传承百年或战乱时期的家书来说,收信人和写信人早已故去,要知悉当时的情况谈何容易。

  有一封1940年的家书,信中介绍了抗战时期上海物价飞涨,里面的价格全部用扎码子表示。这种当时生意人常用的计数方式,对多数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人来说十分陌生,最后在一位80多岁的老商人的帮助下,张丁他们才破解了这封神秘的家书。为了把这些生动的家书尽可能准确地呈现出来,他们找来了各种各样的辞典——方言的、俚语的、外文的、风俗的……即便如此,很多信仍是谜。他说:“有一封信,一直到出版时仍未‘译’全,没办法,我们只好把译不出的字用方框代替,敬请读者中的高人支招。”

  张丁说,别小看民间家书,在这些家书面前,谁也不是老师。在张丁看来,他们正在做的不仅仅是抢救家书,每一封民间家书的背后都可能埋藏着一段正在湮灭的历史和文化回忆。而整理收藏这些家书的过程,正是一个了解民间文化的过程。

  (据《北京晨报》)

  图① 这是1808年的一封家书,反映了闯关东的历史,写信人是生活在东北的女儿孙氏,收信人是远在山东老家的父亲孙尚仁,与其一起保存下来的还有一张孙尚仁买田的契约。它的密封较有特点,采用卷页装,名址、封签、书信正文为同一张纸,从布局、格式、书法看,应是请人代笔。

  图② 这是1900年韩荣章写给他母亲的信件,这封清末晋商写给母亲的家书格式严格,用语谨慎。

  图③ 1991年,出差在外的庄严写给上幼儿园的女儿的“信”,这封家书用数字、图画和谐音写成,表达了父亲对女儿的关爱和浓浓的思家之情,信件大意为“爸爸知道你在家听话,晚上8时就上床睡觉,不看电视。爸爸真想亲你。你在幼儿园里,吃饭要好,中午要好好睡午觉……爸爸盼你们来上海,全家人一起旅游多好玩 ”。

  图④ 2002年,在澳大利亚留学的曦曦写给在苏州生活的外婆的信件,在这封信中,曦曦用轻松的笔触记录了新世纪海外学子眼中的新鲜世界。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