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品《捐助》剧照 |
|
罗媛媛
也许因为央视春晚总导演金越曾宣称“赵本山的小品成功了,春晚就成功了一半”,因此虎年春晚播出之后,大部分观众将春晚的不好都归咎于赵本山小品《捐助》的失败。无论是金越对赵本山的信心,还是观众对赵本山的失望,都充分体现了赵本山在央视春晚的霸主地位。
学者开炮
赵本山是“春晚霸权”
其实早在赵本山的《卖拐》系列小品走红时,学者吴祚来就对赵本山的“霸权现象”提出了批评,今年他的抨击更加强烈:“以赵本山为核心的文化集团在娱乐界已是一座不可小觑的山头,这座山之高,直接链接着央视春晚的巅峰时刻,它们之间俨然已是利益共同体,央视可以通过赵本山小品获取收视率和广告收益,而赵本山也可通过春晚来推出他的新弟子……来自民间的文化集团借助央视的文化垄断,实现了文化效益与经济利益双丰收。我们不仅需要警惕这样的文化垄断,更要有措施来限制这样的利益集团对民间公共文化的侵蚀。”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的著名学者肖鹰也表示,如果没有赵本山,《捐助》不可能走上春晚的舞台。“小品《捐助》的品质之恶、编剧之烂、表演之劣,更兼以一剧三广告充斥铜臭,师徒赶集式地霸占春晚舞台,被观众评为2010春晚最烂之作,是不可质疑的‘铁评’。可以想象,如果《捐助》不是赵本山的小品,不仅不可能登上春晚舞台,而且连入围都不可能。媒体的质疑不仅未能危及这个节目,因为有总导演的力挺,也因为享有‘神职’,反而使赵本山乘机向公众如此示威:反正好看不好看大家都得看”。
本山转型
春晚已不是主菜
在外界都对赵本山在春晚的“霸权”提出质疑时,其实赵本山早已完成了借助春晚的舞台建立自己王国的进程。如今的赵本山不但功成名就,而且身家数亿,上春晚不仅仅是演个小品,而是事关新一年的产业链发展的问题。
赵本山的小品是最晚参加春晚联排的,在别的语言类节目进行初审的时候,赵本山带着小沈阳和其他弟子参加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在别的语言类节目进行联排的时候,赵本山带着小沈阳参加了《大兵小将》的首映礼。
记者在央视采访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编剧的话,很好地解释了赵本山此次遭遇“滑铁卢”的深层原因:“你觉得春晚在赵本山的事业中有多大分量?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每年就靠一个春晚小品出名的小品王了,他有自己的公司,有刘老根大舞台,有自己的电影电视剧,上春晚只是他公司的一种宣传需要,多捧几个弟子,就是多几个赚钱的人,可以说春晚小品是他的战略性产品,但不是核心收益产品。更重要的是,他年纪大了,精力和体力都不足以支撑这么大的摊子。”
央视力挺
“垄断”因观众需要他
对于外界对赵本山的批评,央视及春晚导演金越还是持力挺态度:“赵本山的这个小品,内容好,表演好。至于赵本山,他完成了二人转演员向艺术家的转型。他当了配角,把戏份给了王小利,这是一个艺术家才能做的事。”
记者20日采访了央视春晚语言类统筹崔砚君,他表示就算赵本山是文化垄断,那也是因为观众需要,“至少90%的观众是需要赵本山的。本山今年身体不太好,其实他自己不太愿意上,但观众的需求不能忽视,他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不能说是垄断”。
那么央视春晚是否对赵本山有过分的依赖?崔砚君说:“央视春晚需要赵本山也是因为观众需要他,目前还没有其他人能和他抗衡。”至于专家批评《捐助》低俗,崔砚君则认为《捐助》比之前的作品立意都高,“这个作品的立意要比《不差钱》、《卖拐》等纯娱乐的小品深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