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位代表听郭先生(右)介绍住房情况。 | |
市民提问
市民郭先生说,去年年底,我市一批廉租房落实到位,他们小区许多人想要却没得到房子;他们曾经申购过经济适用房,可购房户很多,他们没抽到号。现在,很多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很差,希望代表们能关注一下。
▲▲代表体验
昨日上午,我们将这一话题反映给市人大代表王新乐、李江海,并邀请他们前往一些困难群众家中体验。两位代表欣然答应。
11时30分前后,王新乐、李江海来到涧西区8号社区,见到了郭先生。郭先生告诉两位代表,他们一家四口人,挤在一间4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里,现在他儿子28岁了,女儿21岁了,房子住不下,住着也不方便。后来,他们只好把自家房子出租,一家人到同乐寨附近另租了一套房子住。
在郭先生的带领下,两位代表来到了该社区63号楼前。这是一幢破旧的6层楼房,显然经过了长年风吹雨打。郭先生说,这套简易楼房是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他家的房子位于1楼,建筑面积41平方米,使用面积也就30多平方米。
郭先生向两位代表反映,他是拖厂退休职工,家庭收入微薄,买不起商品房,打算申购经济适用房,可房源少,购房户多。“去年,我们在一家楼盘报了名,最后没抽到号,再等一等看吧。”
正说着,隔壁的姚先生打开了房门,请两位代表进去看看:“我这房子比老郭的还小,你们来看看吧。”
一进门,狭窄的过道里放着一辆摩托车,大家不得不侧着身子进入卧室。厕所与厨房,挤在过道一侧。卧室里,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茶几占得满满的,几乎没有下脚的地儿。
我们注意到,卧室床头有一幅结婚照。姚先生说,他刚结婚不久,父母把房子腾出来给他当新房。他也想申购经济适用房,可遇到了与郭先生一样的问题。“我们希望政府把保障性住房建得快一些、多一些。”姚先生说。
▲▲调研寻因
随后,王新乐、李江海走访了其他困难群众,了解大家对于改善住房的呼声。两位代表说,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
他们表示,在住房困难群众中,企业下岗职工占了相当一部分,他们收入微薄,有的甚至靠低保维持生计,无力购买商品房。
目前,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困难群众的住房需求。但是,保障性住房项目,从审批到建设、竣工、验收,各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周期,缓解这一局面需要给政府一定时间。
两位代表说,随着各级政府出台相应举措,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他们相信不远的将来,困难群众住房难将得到较大改善。
▲▲部门回应
市住房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助理郭建阳说,去年,我市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15个,建设面积53.8万平方米,竣工27.3万平方米,销售安置3604户居民。
今年,市委、市政府再次把经济适用房建设列入十大实事,要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45万平方米,竣工30万平方米,安置低收入家庭3750户,完成投资约7亿元。廉租房方面,新开工21万平方米,竣工16万平方米;城市棚户区、工矿棚户区(国有大企业职工住房)改造方面,新开工50万平方米,竣工15万平方米。
经过不断努力,今年,我市成为使用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国家试点城市。据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陈卫杰透露,以前,公积金贷款只有个人购房时才能使用,现在可以运用闲置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陈卫杰介绍,从今年起,我市将用3年至5年时间,发放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贷款15亿元,支持75平方米~90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涉及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公共租赁住房等,加快解决城镇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建言建议
听取相关部门介绍后,王新乐、李江海表示,洛阳成为保障性住房建设国家试点城市的消息振奋人心。
他们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落实配套措施,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同时加快收入分配改革,让百姓尤其是困难群众,买得起房、买得到房,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