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9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行  
轿子:历史街巷内熟悉的背影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0 年 3 月 4 日 星期    【打印】  
河洛春秋 生活民俗系列
行  
轿子:历史街巷内熟悉的背影
本报记者 孙钦良 文/图
  据洛阳民俗学者董高生介绍,轿子作为代步工具,曾在明清时期的洛阳风靡一时,但到了民国后期,轿子已经渐行渐远,仅为嫁娶时的新娘座驾,不再作为代步工具。

  行

  轿子:历史街巷内熟悉的背影

轿子

  轿子这东西,最讲究等级了。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轿子只和官员发生关系,老百姓哪有坐轿子的份儿?老百姓只能抬轿子。董高生先生说,过去洛阳老城有些街坊为了防土匪,就把街巷两头的路口封起来,上面起门楼,共两层,更夫居其上,晚上出来打更;下面留有门洞,门洞不能太宽,太宽了不便于把守,但也不能太窄,太窄了过不去轿子。

  这可以看出,轿子曾是当时重要的交通工具,修门洞时必须考虑到轿子,正如现在一般单位修建大门,必须让汽车能够通过一样。过去坐轿子的人,由于身份不同,轿子的规格也不一样,有八人抬的,有四人抬的,有三人抬的,还有二人抬的简易轿子。按清代的制度,三品以上官员坐绿呢大轿,四品以下官员坐蓝呢大轿。巡抚、布政使一类文职外官(一般为从二品),可以坐八人抬的轿,俗称“八抬大轿”。河南府知府(一般为从四品)也可坐八抬大轿,但必须是蓝呢大轿。洛阳县知县(时称县知事)坐的是四人抬,其他没有官职的人则坐二人抬。

  轿子在颜色上也有区别,只要是朱红色轿顶的,就是官轿了。知县可坐朱顶蓝呢大轿,富豪或财主即使非常有钱,也不能坐朱红色轿顶的轿子。商人坐的轿子,颜色必须低调,不能过于抢眼。而女人坐的轿子,款式精致小巧,轿帘有缨络须头,倒是可以花哨一点儿。

  轿子颇有感情色彩,新娘坐的轿子叫“花轿”,挂着绣有“凤穿牡丹”、“福禄鸳鸯”字样的轿帘,全是暖色调,喜庆色彩浓郁;办丧事用的轿叫“丧轿”,轿顶蒙着白布,有的全蒙,有的半蒙,全是冷色调,有肃穆的气氛;犯了罪的官员,上法场时也得坐轿,这种轿子没有轿顶,罪犯虽在轿中,却是在游街示众。

  轿子与科举考试关系密切。明末清初洛阳轿子盛行,主抓教育的官员视察考场,出入必乘轿子,后面有身穿红背心的皂隶跟随,以显示其威仪和考场的严肃性。考试结束公布录取结果,考中举人或更高级别的考生可以坐轿,以显示其身份与小民已有所不同。

  轿子的历史非常久远,大约在夏代前期就有了。那时,轿子的使用范围只限于走山路,后被借鉴到宫苑,成为皇帝的代步工具,从此具有了“官家”色彩。北宋时轿子已基本定型,出现了“轿子”一词。虽说当时还有别的叫法,但“轿子”一词一直沿用至今。

  北宋时轿子已为全遮式,轿身为长方体,用篾席围起,有盔帽式顶盖,四角上翘,左右开窗,门扉有帘。轿内置放高脚椅。由于北宋京都汴梁(今开封)市井繁华、商业发达,轿子渐渐扩大了使用范围,跳出了权力圈,走向了商人和平民,融入到百姓生活中。

  乘轿之风大盛是在南宋,轿子被正式列为迎送官员的交通工具。到了明代,轿子被分为“显轿”与“暖轿”。显轿也叫“凉轿”,其形制为一把大靠椅,两旁扎有竹杠,椅下设有踏脚板,不施帷幔,类似“滑竿”,民间常用。暖轿则和北宋的官轿类似,有轿厢,有帷幔。清代对乘轿有严格规定,什么场合乘什么轿子均有规矩,不能违反。皇帝的轿子称“舆”,分为礼舆、步舆、轻步舆和便舆四种。其中礼舆为长方体,楠木制成,轿内置金龙宝座。轿身左右有直杠,大小抬杠共14根,涂红漆,绘龙纹,所需轿夫多达16人。

  轿子的使用与发展,最能体现中国社会的权力演变。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轿子成为权势的象征,平民无法参与。而轿子一旦走入民间,其生命力便旺盛起来,增添了平民色彩。到了民国后期,人们认为轿子是“以人代畜”,违反道德,因此“皆不甚乘轿”。1923年,康有为游陕过豫,抽出时间到嵩县旅游,嵩县县长听说后,赶紧从县衙赶到鸣皋镇迎接他,并邀他一同坐轿前往“两程故里”。不料康有为看到县长坐轿,十分反感,当即训斥道:“吾辈去见圣人,岂可以人代畜?”

  轿子在洛阳民间名气很大,老百姓对轿子十分熟悉,一是生活中一直就有轿子的身影,二是戏曲里常有轿子出现。豫剧中抬花轿的动作,老百姓不但熟悉,还能够模仿。洛阳人对八抬大轿看得最重,认为能坐上八抬大轿,便有了十足的面子。若是妇女遭到婆家嫌弃,或是丈夫后悔当初娶了她,她便会大声说:“当初是你家八抬大轿娶的我,又不是我哭着喊着来嫁你!”这是因为旧时婚姻讲究明媒正娶,新娘必须由夫家用轿来迎娶,才算是合法婚姻,用八抬大轿迎娶的新娘,颇有尊严,夫家必须承认她的合法地位。

  由此,八抬大轿还引申出特定含义,一是作为褒义词,可理解为“仪式隆重”;二是作为贬义词,可理解为“摆架子”。譬如说谁的架子大,就讽刺道:“你这么大的架子,得用八抬大轿来请呢!”

  在洛阳,轿子分为自用、租用两种,富户都有轿子,供自家用,还有专门放轿子的轿厅,类似如今的车库,并且雇有轿夫,随时听候使唤。租用的属营业性质,或称公用轿子,是一种两人抬的轻便轿子,较为简陋。

  营业轿子的轿夫亦称杠夫,与官衙的“轿班”不同,平时抬着空轿在码头附近候客,遇到船只抵岸,便上前兜揽生意。当年从洛阳南关码头到潞泽会馆一带,多有这种轿子来来往往,上面坐着来洛的山西商人。

  民国后期轿子逐渐减少,人们多用马车代步。20世纪30年代初,民国政府停发营业轿子执照,轿子作为“出租车”的历史寿终正寝,从此只担当花轿的使命,承载着新娘走进红色喜庆中。

  衣

  大襟棉袍:

  含蓄严谨中的温柔表达

  大襟棉袍

  清末民初,洛阳富裕家庭女子都穿大襟棉袍,为了保暖,棉袍长度大都在100厘米左右,能够覆盖大腿;袖长52厘米,将双臂全部护住;袖口宽大,方便伸手。棉袍做工考究,彰显尊贵。

  图中所示的大襟棉袍,是记者通过洛阳民俗博物馆找到的一件清末绣品,为富裕家庭中年女性所着礼服:绸料、长款、大襟、阔袖、立领、右衽,领和襟饰有黑色绦子,外沿饰有淡色花边,湖蓝印花绸上绣有花纹,看上去很庄重,做工精巧、细腻。据洛阳民俗博物馆研究人员介绍,这种服饰当时非常流行,为社会常见的礼服,全称为“湖蓝镶边印花大襟棉袍”。

  当时汉族妇女的服装都是右衽,即把衣襟开在右边,解衣襟时头朝右下方低垂,右手在下、左手在上解开衣扣,这种动作颇能显示女子温顺的秉性,却又含有几分拘谨,很符合传统文化含蓄、严谨之特点。所以影视剧中常有这种解衣镜头,以刻画女子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不像今日之女装大多装着拉链,解衣时哗啦一下便解到底,虽省事却显得粗放,失去了含蓄和矜持。

  食

  丸子汤:

  洛阳名汤中的老字号

街头丸子汤

  洛阳人有句口头禅:“早上豆腐汤,晚上丸子汤。”这点出了洛阳人的饮食习惯——丸子汤适合晚上享用。

  汤水最有营养,容易消化吸收,所以洛阳人爱喝汤。洛阳的汤和开封的包子、郑州的烩面齐名,位列河南名小吃。据《洛阳市志》第9卷记载:洛阳丸子汤的创始人是于廷选,他制作的丸子汤,全称为“豆面丸子汤”。当时洛阳有三种名小吃,一是豆腐汤,二是大碗面,三是丸子汤,被誉为“两汤一面”。所以,丸子汤是洛阳名汤中的老字号,比牛肉汤、羊肉汤的历史都长。

  丸子汤对人体有好处。第一是因为豆面丸子属健康食品,第二是丸子汤要放醋,醋可以软化血管。那丸子,用绿豆面加上黄豆芽做成,香、甜、脆,富含粗纤维,对肠道很有益,再配上油豆腐条、剔骨肉和韭菜,倒上辣椒油,喝起来酸辣可口,别有风味。

  住

    顶子床:

  架子床中的豪华艺术品

顶子床

  所谓顶子床,就是四腿四柱、上边有顶、顶下有檐、床周有围的床。顶子床一般采用名贵木料和繁缛的雕刻手法制作而成,在床腿、床柱、床檐、床围、床挡板等处雕刻喜庆图案,如蟠桃祝寿、麒麟送子、天女散花、嫦娥奔月、贵妃醉酒等,细致入微,技法高超,不但是卧具,还是艺术品。

  过去在洛阳财主家里,顶子床并不稀罕,一般用紫檀木、槐木或杉榆木制作,长2.25米左右,宽1.50米以上,高1.70米上下。床前放一矮腿脚踏板(俗称脚榻),雕刻蝙蝠图案,象征五福临门。顶部四角下垂四个莲蓬。        

  据民俗专家介绍,新媳妇进了婆家门,即使婆家特别富裕,也不让新媳妇马上睡顶子床,只有长辈才可享用,这是一种等级区别,但往往要为新媳妇制作一张顶子床,先搁置在那里,待以后她有了资格便可享用。若是老财主纳妾,小妾可以直接和“老夫”睡在顶子床上,此属特殊情况,另当别论。

  记者搜集到的一首“撒床歌”,其中的唱词却推翻了专家论断。歌中唱道:“新人进新房,新屋架新梁,方砖铺地粉白墙, 抬头望见顶子床。顶子床,真是美,四块金砖垫床腿。顶子床,真是强,红绸被子七尺长。叫春香,唤秋娘,端来茶盘俺撒床……”这说明那时并不限制新娘睡顶子床。

  豫西最豪华的顶子床不在洛阳,而是在巩县。巩县康百万庄园内,曾有一架金丝楠木顶子床,由5位木雕工匠费时3年完成,接榫处没用一颗钉一滴胶,仅雕刻图案就用了2000多个工时,其华美精致程度堪与慈禧垂帘听政时坐的顶子床媲美——后来,这张大床因种种原因被烧毁,据说烧了三天三夜才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