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诊团”让医院直喊“挤”
3月1日,家住高新区的许先生夫妻俩带着突发高烧的孩子一大早就来到河科大一附院门诊大厅。门诊大厅里站满了人,许先生排队挂号,妻子则抱着2岁的孩子等候。候诊期间,孩子的爷爷奶奶放心不下也匆忙赶来。一家人围着孩子占据了候诊室的一排坐椅,大厅中嘈杂的喧闹声加上孩子的哭声,使整个门诊大厅显得很混乱。“孩子小,多来个人照顾一下无可厚非,可没必要来那么多人啊。”一位负责导医的护理人员对记者说,门诊大厅人最多的时候,有一半以上都是陪诊家属。有些孩子的家长“陪诊团”甚至多达五六个人。
记者从各大医院了解到,很少有独自就诊的病人,他们身边总会跟着一两个亲戚朋友跑前跑后地忙着挂号、缴费、拿药。尤其在儿科、妇产科、手术室、急诊等科室里,陪诊的家属更多。河科大一附院门诊部主任李久长介绍说,四种情况下家属陪护的最多:一是孩子生病,经常出现全家齐上阵;二是病人发生意外伤害被送到急诊;三是病人被怀疑可能患有某种疾病,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四是病人正在进行手术。
记者在河科大一附院和市中心医院对20名挂号就诊者进行了随机调查,大多数人都认为陪护者在门诊大厅或是诊室外喧哗,会让医院的就医环境显得混乱嘈杂。但人们也普遍表示:一个人到医院看病家人不放心,再说看病的人那么多,挂号、缴费、拿药都要跑上跑下,怕一个人顾不过来。
过度陪诊影响医生诊治
虽然俗话说“人多好办事”,但是在看病这事上,不是陪诊人员越多就越好,有时候还会影响诊疗效果。
李久长表示,医生做治疗需要集中精力,但家属坚持站在旁边,这样可能会分散医生注意力,影响诊治。
市中心医院中医科门诊主任李克强告诉记者,医生在给病人看病时,一般都要先询问病人病史和症状,但往往是陪护的家属抢着回答,即影响医生诊断,还耽误就诊时间。另外,在看病时,经常有家属推门就进或是在诊室外大声喧哗等,都会对就医环境造成影响。
“陪护的人多了,会对医院的公共通道造成一定阻碍,影响急诊病人的抢救。有的陪诊家属还会在诊室外丢下报纸、饮料瓶等,破坏就诊环境。”李久长介绍说。记者在该院耳鼻喉科诊室外看到,并不宽敞的走廊座椅上,原本一排能坐5个人,现在却只坐着两名患者,其他几个人都是陪诊家属,而许多病人只能站着等候。
很多医护人员对陪诊家属也给予了理解。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朱平表示:“急诊多属突发情况,病人没人陪还真是不行。”
李久长也表示:“家里有人生病谁都着急,陪着来看也是人之常情。但如果每个病人的陪诊人数能减少一两个,医院人满为患的环境就能得到很大改观。”
家属陪诊有讲究
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病人尤其是急诊病人无人陪护尚有一定困难,但过大的人流量除了会增加交叉感染的几率,还会加重医院的负荷。那么,如何正确陪诊呢?专家们给出如下建议:
老人、儿童、危重病人必须有人陪,数量最好不超过两个。危重病人的陪诊一般来说两三个足以应对各种情况。轻症病人的话,能不陪就不陪,陪的话一般一个就行。医生问诊时,陪诊人员应协同病人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包括症状、发病时间、过敏史、服用药物等,但不要多人七嘴八舌一起说,否则不仅无法提供准确的信息,还会耽误就诊时间。陪诊人员还应尽量学会细心,像细心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如神志、呼吸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向大夫报告。此外,陪诊人员应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不扰乱诊疗秩序,不抽烟、喧哗等,共同维护就诊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