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9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洛阳水运
今日帆影不见,旧时舟船如梭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0 年 3 月 16 日 星期    【打印】  
河洛春秋 生活民俗系列

洛阳水运
今日帆影不见,旧时舟船如梭
记者 孙钦良 文/图

  洛阳虽是典型的内陆城市,但过去出行和运输并不单靠陆路,古时水上交通非常发达,不少朝代都以洛阳为中心,构筑了全国水运网。直到20世纪50年代,洛河、伊洛河还可行船……

  行

  今日洛河

  洛阳水运

  今日帆影不见,旧时舟船如梭

  洛阳这地方,在古代水运发达,不少朝代都以洛阳为中心,构筑全国水运网。

  先说隋代。隋炀帝杨广即位,为巩固国家统一,有效控制江南局势和物产供应,下令开凿大运河。最初他建都长安,但很快发现洛阳水运便利,便决定启动两大工程:第一,将首都由长安迁往洛阳;第二,征调民工百万,以洛阳为中心开凿大运河。

  他下令开凿大运河,主要是开通通济渠和永济渠。

  通济渠于公元605年开凿,目的是联络南方水系,分东西两段:西段自洛阳西郊引洛水、谷水入黄河;东段自荥阳汜水引黄河水汇流汴水,经商丘、宿县、泗县入淮河。永济渠于公元608年开凿,目的是联络北方水系,利用沁河、淇水、卫河水源,引水通航至天津,溯永定河而上直通北京。

  公元610年隋又开通了镇江至杭州段运河。这样一来,从首都洛阳到江都(今扬州)、再到杭州全长1700公里的河道,就可以直通船舶了。如果当时有航拍,从空中往下看,就能发现通济渠、永济渠像“人”字的一撇一捺,向北、向南伸开了腿脚,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而洛阳就是“人”字头,是首脑,是核心,是枢纽,全长2700公里的水运大动脉,被洛阳牵动着经络。        

  隋炀帝就是在大运河开通后,开始他的奢侈旅行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洛阳便是出发的码头!他的船队包括拉纤的将近10万人,打头船已经开出了200多里,船队的尾巴还没离开洛阳码头。        

  唐代,武则天在洛阳登基当了女皇,公元701年在洛阳立德坊南营建新潭:“天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河路,商旅贸易,车马填塞。”这说明当时洛河水势浩大,码头吞吐量十分惊人。                

  北宋首都不在洛阳,挪到了开封,但洛阳水运仍很发达。当时洛阳到开封的航线是:从洛阳菜市桥漕渠出发,到漕口入洛河,向东行船至巩县洛口入黄河,再向东至汴口入汴河,然后行至开封外城西水门。

  元代国都挪到北京,国家政治、经济中心转移,水运重头戏也由洛阳转到了北京,但洛阳的伊洛河水运依然发达。所谓伊洛河,是洛河、伊河汇合之后的称呼——洛河发源于陕西,伊河发源于栾川县,两条河流到偃师的杨村后汇为一条河,称为伊洛河,最终流到巩县洛口入黄河。若问元代之后伊洛河水运情况好不好,只要看看河两岸的遗迹就清楚了。

  第一看九龙庙,位于偃师山化石家庄段的伊洛河北岸,是纪念治水大王黄守才而兴建的庙宇,匾额上写有“威定二遏”四个字——黄守才曾两次遏制伊洛河泛滥,威名远扬,所以船工出河远航前,都要在此焚香祷告,祈求平安。这说明当时伊洛河水势很大,动不动就会翻船。另外在伊洛河入黄河的洛口,也有一座九龙庙,为巩县人所建,可见当年巩县、偃师两县都要靠伊洛河搞水运。    

  第二看康百万庄园,位于巩义市康店伊洛河北岸。历史上巩县长期属洛阳管辖,巩县船队常年今沿伊洛河溯流而上,把巩县的煤炭运往洛阳等地,再把豫西的山货以及洛阳城里的百货运回去。其中康百万家族创业于明代,渐兴于清初,乾隆时进入全盛,其创业之初全靠伊洛河水运。康家拥有大船、船工无数,其船队从伊洛河到黄河后,南下安徽北上河北东走山东,三面辐射,来往自由,河上搞贩运,水中捞金银,富了十二代, 土地达18万亩,悬挂“千顷”牌,民间称其“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净是康家田”!这说明当时洛阳水运和全国水网是贯通的。

  第三看含嘉仓,位于洛河中下游隋唐洛阳城东北部,是隋唐时期国家大型粮仓,最多时储粮总量达580万石。1971年有关部门对含嘉仓遗址进行发掘,发现287座地下粮窖;1972年再次发掘,发现一座仓储内保存着25万公斤已炭化的小米,个个颗粒清晰——你该说含嘉仓是粮窖,与水运有啥关系?其实很简单,这么多的粮食,是靠水运送往全国各地的。        

  第四看洛口仓,位于洛河入黄河之洛口处,是隋朝最大的粮仓,有3000个大粮窖。其选址最科学,地处水运大动脉的轴心,可与北京、杭州、西安等地的河道连接,同时与首都洛阳相距不远 ,粮食能迅速通过伊洛河调往洛阳。

  洛河是大运河的核心,在水运史上有着显赫的地位。一直到明清时期,洛阳的货物集散还是靠水运,蒙古的皮毛,新疆的玉石,山东的海盐、缫丝,安徽的宣纸、徽墨,苏杭的刺绣、纱绸,江西的瓷器,广东的铁制品,福建、云南的茶和食糖等商品,都是通过洛河运送至洛阳后才经销四方的。即便是到了民国时期,洛河水量仍然很大,洛宁卢氏的商船沿洛河而下,满载着豫西山货直接驶入黄河,走向山东和江南。

  20世纪50年代,洛河、伊洛河里仍可行船,但到了60年代后期,运输船只渐渐不见,只剩下渡口的摆渡船,其中偃师境内有26个渡口,洛河上有杨村、龙虎滩等12个渡口,渡船23艘,船工103名;伊河上有马村、岳滩等13个渡口,渡船22艘,船工91名。这说明随着公路运输的兴起和洛河水量的锐减,洛阳水运走向衰落,再难见到舟船如梭的景观了。

  衣

  缀铃童帽

  缀铃童帽

  铃声中藏着父母关爱

  在冬季,洛阳幼儿不分男女都要戴帽,主要有风花帽、抓抓帽等棉帽。洛阳老城、偃师等地有一种罗汉帽,帽檐镶18尊银质小罗汉像,帽后缀4颗银铃,帽顶缝上两根犄角。

  说起缀银铃的帽子,不但男孩子戴,女孩子也戴。缀铃铛的首要目的,是时刻提醒父母关注孩子的动向。小孩子都爱动,若跑到危险地方,难免出现意外。帽子上有铃铛,走动起来有铃声,既悦耳动听,家长也容易掌握孩子动向。同时由于缀的是银铃铛,能提高帽子的品质,因此凡戴这种帽子的都不是穷人。

  这种帽子如今很难找,所幸洛阳民俗博物馆还有。如图所示的女童帽,来自洛阳民间,全称为“红底打子绣松鼠葡萄帽”,红缎面上用平针绣了葡萄,还用打子针绣了两只松鼠,帽子下檐缀有银铃,使帽子看上去富贵活泼,充满童趣和生命活力。

  食

  糊涂面

  糊涂面

  喝碗糊涂面,赛穿火龙单

  有人告诉记者:在洛阳,糊涂面大多和浆面条一起卖,很难拍摄到单独卖糊涂面的饭馆。起初我不信,后来就信了。卖糊涂面的老板透露了一个秘密:单做浆面条,仅仅老城人来吃,而单做糊涂面,养活不了一个店,所以只好两样都经营,这成为洛阳面馆一大特点。

  “喝碗糊涂面,赛穿火龙单”。偃师学者陈淑真介绍了糊涂面的来历:传说有一穷汉,冬天着单衣干活仍流汗,有钱人穿着皮袄却嫌冷,便问穷汉穿何物不知寒冷。穷汉答:此乃火龙单。有钱人当即拿皮袄与其交换,更觉寒冷无比。庄户人讲:穿上此物后,还得喝糊涂面,方能不知冷。有钱人照办,果然汗流满面。

  糊涂面是菜面合一的饭食,农家常用经霜的红薯叶儿、过冬的萝卜和大豆做铺料。待水沸先将豆入锅,煮至半熟,将萝卜切成丝后入锅,再将干红薯叶儿用开水烫软后倒入同煮,然后将擀好的面条儿下锅。如果多人食之,可将菜捞出待用,将面条入锅煮熟再放菜,然后在饭勺内着油,油热将葱蒜辣椒入内烹过倒入面条锅内,生姜切碎入锅,焖一会儿即可食之。

    住

  柱础

  柱础

  头顶千斤柱,埋身泥土中

  民居中有廊柱者,其下必有石柱础,与木柱呈竖向支撑,用来承受廊柱的压力。这东西很常见,只是一般人不注意,常常视而不见。

  铺垫柱础的目的,是防止落地廊柱潮湿腐烂,使木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防潮作用,同时又加强柱基的承受力,有道是“埋身泥土里,头顶千斤柱”,柱础是颇有牺牲精神的。

  柱础的形状有圆柱形、圆鼓形(石鼓形)、上宽下窄形、肩部凸出圆鼓形等等。民居所用柱础,一般都很朴素,大多是圆柱形,表面不施纹饰。圆鼓形柱础大都有雕饰。

  洛阳气候干燥, 不像南方阴雨连绵,也不是特别潮湿,一般不采用太高的柱础,尤其是民居,只用扁形柱础,一般不加雕饰。但洛阳庙宇、会馆的柱础往往高大,类型较多,雕刻内容丰富,譬如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潞泽会馆(洛阳民俗博物馆),柱础就比较高大,雕刻图案也很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