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9版:悦读·谈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没有证据的瑜伽伤痛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0 年 3 月 17 日 星期    【打印】  
没有证据的瑜伽伤痛
  医学专家认为,瑜伽中有很多反关节动作,不适合大众练习。(资料图片)
  郑欣媛的腰4/5椎间盘脱出,不得不接受一场手术,治疗花费近十万元。

  (资料图片)

  当古老的瑜伽艺术和现代商业结合在一起,对于消费者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在中国,瑜伽在城市被极度消费的同时,一些人开始因练习瑜伽受伤而被送进急诊室或者去看医生。然而,让这些受伤者尴尬的是,无论是严重的瘫痪还是腰椎间盘脱出,在医学上,他们很难获得支持。

  1

  意外的瘫痪

  从印度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瑜伽,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在上海少妇郑欣媛看来,练习瑜珈可能是自己那场疾病的开端。郑欣媛被瑜伽吸引,最初只是因为一次体验课。

  2007年的10月,在她居住的上海浦东大型社区——证大家园,一家位于居民楼底层的瑜伽馆新开张。这家瑜伽馆虽然位于小区内,但装修并不简陋,印度风格的挂饰和柔和的灯光,给人神秘而又温暖的感觉。不爱运动的郑欣媛,去这家新开张的瑜伽馆上了一堂体验课后,决定正式报名。

  很快,郑欣媛便喜欢上了瑜伽,“音乐一放,老师用很轻柔的声音说话,确实让人很享受、很放松”,她甚至给丈夫季平和14岁的女儿也都办了卡,一家三口以每周两三次的频率练习。

  2009年1月初,郑欣媛开始感到腰部酸痛,便停止了瑜伽练习,但也没太当回事儿。两周后,她的左小腿外侧开始麻木,直到一天清晨,她发现自己不能下床——瘫痪了。

  2009年1月16日,丈夫季平把郑欣媛送进了上海长征医院,这家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在国内颇具声望。核磁共振结果显示,郑欣媛的腰4/5椎间盘脱出,并有大块髓核突出于腰4/5左侧侧隐窝,左侧神经根严重受压,硬脊膜及马尾受压……

  这让他们很意外。“当时接诊的医生看到片子就问我,你们是搞什么运动的,弄成这样,”季平说,“他说如果是运动员,很好理解,但30多岁的家庭主妇怎么会这样?”

  季平和妻子对医生说,郑欣媛只练了一年多瑜伽,医生立刻回应称,瑜伽不能随便练,这是他们第一次听说练瑜伽也会受伤。

  1月21日,郑欣媛被推上手术台,4颗合金钉和其他金属附件将固定在她的体内伴随一生,而整个治疗过程花费近十万元。

  郑欣媛出院后,季平开始寻找妻子腰椎受伤的原因。他的不解在于:“一个家庭主妇,在家闲好多年了,不干体力活也不用长时间坐着,更没有磕磕碰碰,怎么会这样?”郑欣媛也认为,自己没有相关病史,前几年体检都没有发现腰椎有问题。

  在网上Google一下,季平惊讶地发现,“瑜伽受伤”这个关键词,居然搜出56万个帖子,而来自成都、深圳甚至台湾的媒体报道中,一些瑜伽练习者都出现过和妻子类似的脊椎损伤,有的甚至导致瘫痪,而“练瑜伽”成为他们共同的经历。

  2

  证据不足的“运动损伤”

  郑欣媛的悲剧,同样发生在同龄的李丽身上。

  36岁的李丽,2003年便在深圳开始练瑜伽,因为有舞蹈功底,很快学完初级体位的她,在教练的鼓励下开始尝试高级动作。2006年,李丽在一次咳嗽后忽然感到腰部剧痛,经医院检查,她的腰椎损伤。

  “医生直接问我是不是练瑜伽,说不久前接诊过一个病情相同的瑜伽老师。当他说出这名瑜伽老师的名字时,我就呆住了,这个老师出过瑜伽书籍和光盘,还指导过我们排练瑜伽表演节目。”李丽回忆说。

  在记者接触到的8位练习瑜伽受伤者中,最年轻的只有21岁,练习瑜伽时间最短的只有8天,大都是女性。让这些受伤者彼此相识的是一个网名为“半路”的人,他在天涯、网易博客上发表的帖子,将瑜伽与他们的伤情联系在一起。

  39岁的“半路”,真名为程松峰,在河南南阳从事养殖业。1990年,19岁的程松峰已经是“藏密瑜伽研究会”的会员。当时的瑜伽,只被认为是气功的一种,远没有今天这样的影响力,也没人想到瑜伽还可以像今天这样经营和营利。

  2006年,寄居深圳的程松峰,偶然来到一家瑜伽馆,看到正在招教练,便好奇地报了名,虽然没有教练资格证,但是他还是被轻松录取。干了几周后,程松峰发现,很多瑜伽体式与自己之前理解的中国传统养生体系和运动理论有矛盾之处,同时,他也发现一些瑜伽教练身上都有伤。

  从那时起,他便把自己论述瑜伽危险性的文章,从瑜伽起源的不科学到商业化推广的种种弊端,发到论坛和博客上,但这些言论受到了强烈的质疑和反对,他在天涯社区和新浪网的博客也被关闭。

  成为“网络上第一个跟瑜伽叫板的人”后,季平、李丽也因此与“半路”建立了联系。他为这些因瑜伽走到一起的受伤者建立了QQ群,奇怪的是,向教练或者瑜伽馆索赔这类的话题,并没有成为他们的公共讨论话题。

  “伤患们索赔很困难,自身处于弱势,另外也很难在技术上把受伤原因解释清楚,缺乏证据。”在程松峰印象中,“只有无锡一位伤者索赔成功。”

  同样,郑欣媛夫妇也从没有直接上门找瑜伽馆方面理论此事。“我找过律师,但分析下来,律师认为如果打官司,最好的结果也只是法院调解,对方可能只赔个两三万元。说到底,我们手上没有能直接证明瑜伽致伤的证据。”季平郁闷地说。

  3

  错位的瑜伽

  瑜伽(YOGA)在梵文中本意为“结合”,它通过体式的练习和呼吸控制来平衡身体,通过控制身体,最终控制精神、意志,使练习者安定、喜乐。当瑜伽这脉精华走出印度,开始传播,它的本来面目也开始一点点转变。瑜伽的推广者需要让受众看到的是可以量化的效果,比如体重、睡眠时间、身体状况等,他们渐渐只截取其小部分功能告知消费者,让更多的人认为瑜伽是一项健身运动。

  事实上,如美国《时代》周刊所报道的,无论何种形式的瑜伽都不是人们保持健康的万能手段。据美国健身理事会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专门练习瑜伽者的心脑血管健康状态并没有得到改善,而且练瑜伽也不是减肥的最好办法。

  对于郑欣媛、季平的难题,治疗运动损伤的权威机构——上海华山医院运动医学中心主任陈世益也爱莫能助。“如果不经过进一步的研究,现在还很难把瑜伽作为这些受伤个例的致伤原因。为什么是这些人受伤,一种可能是这些受伤者本身就不适宜做这类运动,另一种可能是运动超出了生理极限”。

  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医生中,没有一人练习瑜伽,而在该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贾连顺的印象中,长征医院早在七八年前,便开始收治受伤的瑜伽练习者了。

  “成年人的韧带和骨骼结构都已经发育成熟,再去练一些(要求肢体)柔软的动作,关节,特别是脊柱关节,在超生理位置上过度活动,超过了韧带和骨骼压缩、伸展的范围,往往就会造成损伤,这种活动,就是所谓反关节运动。”贾连顺解释说,由于这种损伤最初伤害的是软骨和韧带,所以在一般的影像学检查上不易被发现。

  这个观点,陈世益也颇为认同。他认为,瑜伽中有很多超出正常关节活动范围的反关节动作,不适合大众练习。

  虽然不主张完全否定瑜伽,但贾连顺认为瑜伽不宜被提倡和推广,运动幅度和自身年龄,都是瑜伽练习者必须慎重考虑的,30岁以上的人已经不宜进行瑜伽训练。

  4

  混乱的瑜伽生意

  陈世益去年11月曾去印度出差,“我告诉印度同行,中国有很多人在练瑜伽,他们都感到很奇怪,在印度练瑜伽的是一批从小就开始的人,有些像我们这里的杂技艺人,我的印度朋友和他们的家人都不练。中国有很多健身方法,为什么火的是瑜伽呢?因为现在的瑜伽迎合了某种潮流,可以瘦身,有很多神奇的功效,很多人就蜂拥而去了”。

  根据流行的说法,瑜伽原本是古印度僧人的一种修行方法。高僧们为了达到心神合一的最高境界,经常僻居原始森林,静坐、冥想。一个真正的瑜伽大师往往需要至少20年的潜心修炼。然而,根据中国媒体公开报道,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短则几天,长则3个月,瑜伽教练便速成出炉,执业上岗。各种资质认证更是叫法不一,无章可循。

  郑欣媛在一年多的瑜伽练习中,上过几个老师的课,他们的风格都不相同,有的更愿意教学员们冥想,有的则专注于体式的训练。而证大家园的那家瑜伽馆里,只有一个常驻教练,其他都是在几家瑜伽馆之间串场。“他们一个月能挣到一万多元,但也很辛苦,每天要练很多遍。”郑欣媛说。

  几乎不要求运动技巧、占地面积小、充满神秘感又被宣称具有多种功效的瑜伽,从作为健身房的附属项目发展到独立地建馆,只用了几年时间,如今,大小瑜伽馆已经从特大城市开到县城。

  然而事实上,看似繁荣有序的瑜伽市场背后,几乎不存在任何规范的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葛姓工作人员透露,目前瑜伽这项运动还没有在体育总局立项。也就是说,想开一家瑜伽馆不需要到任何一级政府体育运动管理部门进行资质认证或登记备案,只需要在工商、税务、卫生和消防等部门办理基本手续即可,这不比开一家烟摊麻烦。

  自认为被瑜伽伤害的郑欣媛,现在只能待在家里,在医生的嘱咐下,尽量不拎重物。小区里,那家还在开门营业的瑜伽馆,她再也没有涉足。有天,她朝这家瑜伽馆望了一眼,愕然发现,一个两年前做前台的十几岁女孩,现在已经是馆里的教练了。(文中瑜伽受伤者皆为化名) (据《南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