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5版:军情·瞭望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美“地堡炸弹”欲炸伊朗核设施?
盒子炮的中国传奇(之三)
广告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 年 3 月 24 日 星期    【打印】  
枪的传奇
盒子炮的中国传奇(之三)
  影片《林海雪原》中,杨子荣手握盒子炮威风凛凛的形象成为经典。
  上期我们着重讲述了中国人创造出的盒子炮击发方式。下面,我们继续谈中国人对盒子炮使用方法的创造,同时看看这个洋家伙还存在啥毛病。

  当时,很多人因为特殊的战场情况和轻装起见,一般不使用枪套,而是直接将枪插在皮带里,然后把外面的衣襟放下遮住武器。因为盒子炮较长,垂直插在腰间不方便骑马或弯腰,所以一般采用斜插方式,这样在拔枪时也比较顺手。

  当然,插在腰间的携带方式也有一定弊端,特别容易造成手枪前端表面的磨损,所以聪明的中国人又发明了“明套”。这种“明套”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枪套,而是用钢片或铜片制作而成的简单携带装置,其一面为弯成一定形状的金属片,同枪身表面突棱上的凹槽相配合,使“明套”与枪身联为一体;另一面则是一个长金属片弯成的卡子,用来别住皮带。带有“明套”的手枪靠卡子直接“挂”在皮带外边,同时还不影响枪支的正常使用,这也算是中国人的又一发明吧。

  盒子炮制造工艺精细,零件配合紧密,但这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特别是在恶劣多变的战场条件下,部分机件会偶尔失灵,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危险。据报道,我军著名的侦察英雄杨子荣正是因此而牺牲的。1947年2月23日夜,杨子荣和他的战友们在海林县梨树沟的一个窝棚周围发现了残匪的踪迹,他一马当先冲进窝棚,对准匪徒扣动M1932型盒子炮的扳机,但是枪却没有响,他反被匪徒回击一枪打中左胸。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就是盒子炮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室内后,空气中的水蒸汽在温度较低的枪身上凝结成水珠,当枪再次被带到室外后水珠结成了冰,将最精密的枪机部分牢牢地冻住,导致关键时刻击发失灵。

  (未完待续)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