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让孩子感到幸福的事儿》
作者:安东·布赫尔(德)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 |
●
在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日子里,有一种比阳光、雨露更珍贵的养分,那就是心灵的磨砺与成熟。
● 你熟悉孩子幸福时眼睛里闪烁的光芒吗?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反而越来越不快乐呢?你知道如何让孩子生活得幸福吗?
孩子生来就有幸福的权利。没有人问过他们是否想要来到这个世界,这里冰川正在消融,环境受到污染,到处充斥着致命的武器,但他们有机会体验人世间最为精彩的生活,感受最为丰富的情感。孩子刚出生时是那样无助,他甚至不能自己获取一滴乳汁。父母的臂弯保护着他们,陪伴他们触摸和了解世界。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在成长中笑多于哭、幸福多于痛苦呢?
假设我们面前有一个9岁的男孩,他说出自己的三个愿望,而我们有能力帮他实现其中一个。
第一个愿望:像爱因斯坦一样聪明。
第二个愿望:像柯克·道格拉斯一样迷人。
第三个愿望:一个朴素的心愿——只要幸福就好。
无论哪位家长面临这三个选择,恐怕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三个,他们由衷地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没有什么比看到孩子生活不幸福更让父母心痛。但是,大人真的理解孩子的幸福吗?即使是大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也不能肯定地回答这个问题。1770年,他的妻子生下一子,他非常希望孩子幼年就得到良好和深入的教育,而孩子非常不喜欢每天要上的拉丁文课,还因此经常生病。裴斯泰洛齐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说:“我是一个可怜的父亲,我虽然把你带到世上,却没能给你带来幸福。我希望你成为的样子并非真正的你,因此也就不可能让你快乐成长。”
孩子有权获得幸福,这一点已是全世界承认的公理。1959年通过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是联合国历史上加入国家最多的国际公约。大会发布这一《儿童权利宣言》,以期望儿童能有幸福的童年,为其自身和社会的利益而得享宣言中所说明的各项权利和自由,并号召所有父母以及各自愿组织、地方当局和各国政府确认这些权利,采取立法和其他措施力求这些权利得以实行。
孩子有权享受那些快乐的事,从而获得幸福。让我们通过一个观念实验来说明:一只老鼠能带来幸福感吗?对于一个出国旅游、举目无亲的大学生来说,如果没找到住处,只能在巴黎地铁的长椅上睡一夜,当一只老鼠咬他的书包或是从他脚边跑过,他肯定不会感觉幸福。但是,对我的小女儿来说,养一只宠物小老鼠就是最大的幸福。当老鼠爬上她的肩膀,小爪子在她金色的秀发间拨来拨去时,她的眼中闪烁着快乐的光芒。
回顾历史,儿童的幸福权并非一直得到认可。20世纪初,德国推行强制性的“义务教育”。在许多学校的大门上还有一行大字,以便男孩女孩们每天都能读到并铭刻在心,这句话是:人生并非享乐,而是为了履行义务。
不仅如此,在原来应该传播善与美的宗教课上,学生也被灌输了过多关于“责任”的思想:“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人来到这个世界不能以个人幸福为目标,而是要遵从上帝的旨意,为天国最神圣崇高的喜悦而奉献自己。”在这样严苛的要求之下,孩子们的处境可想而知:他们经常被教师体罚和嘲笑,每天要在工厂和矿山从事强度极大的体力劳动,严酷的环境迫使他们在成长中越来越自私自利,相信“人生来便是有罪的”。大多数孩子学得听话、有教养,即使没人要求,在餐桌上喝汤也不能发出声音。
最近,又有人提出相似的教育观点:一位教会学校的校长贝尔哈德公开为“遵守纪律”唱赞歌,他认为“纪律是通往幸福之门”。准时、勤奋、听话,这些品质会带来良好的社会和生活秩序,也就意味着离幸福不远了。
然而,实际并不是这样的,这不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因为一味地抑制自己的情绪,不管这情绪是好是坏,都会对身体造成持久的损伤。
幸福与抑制情绪的作用相反。就这一点来说,孩子是我们的榜样。根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的理论,正接受学前和小学低年级教育的孩子们处于人格发展的冲动阶段。5岁的男孩托比亚斯因为姐姐把他的积木城堡碰散架了,不停地用脚跺着地板,以示愤怒。7岁的女孩萨比莉娜因为好朋友不能来参加她的生日聚会而悲伤,可当家里的猫咪钻进她怀里撒娇时,她一下子就开心起来。还有,8岁的博尔德是足球场上的前锋,当他左冲右突地越过对方的所有防守队员时,他的心里充满了快乐。当他们慢慢长大,就具备了与各种感受保持距离的能力,特别是冲动、愤怒、狂喜等强烈情绪。同样,他们也学会了伪装和欺骗,并越来越难以感受到幸福,这些都是大脑逐渐成熟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