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还沉浸在对“南平血案”中逝去的8位孩子的悲痛中时候,当人们还惊魂未定的时候,当南平实验小学2400多名师生聚集在操场上为遇难学生召开“追思会”的时候,当5名学生还躺在医院病床上接受治疗的时候……根据学校监控录像显示,南平市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在“3·23”恶性杀人案件中涌现出来的4位见义勇为市民,称他们是南平市民的骄傲和学习榜样。
这4位市民是:学生家长、个体工商者应长余,实验小学门卫陈仕营,实验小学教务处副主任、体育老师甘贵平和城管大队副大队长游钦章。
在短暂的55秒时间里,凶手用刀残害了13名孩子。但是,就在这55秒的应激时间里,他们却能奋不顾身,同心协力与凶犯搏斗,共同制服了罪犯。那一瞬间,是何等的惊心动魄!
他们是真正的见义勇为者,是真正的英雄。
见义勇为,《辞海》的解释是“看到合乎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这句话里有三个关键词:一是“正义”,这就需要具有辨别水平和能力,能快速地分辨清什么是邪恶,什么是正义。二是“便”,是立即,是当机立断。三是“勇敢”,是要无私,要忘我,要奋不顾身。
救命无需争议,无需商榷,“保护孩子”就是命令,也是每个有良知的民众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南平血案”发生的一瞬间,他们做到了。游钦章是一个晨练路过的市民,也“路见不平一声吼”地冲了上去。可以看出,在这些普普通通的市民身上,都同样具有见义勇为所必备的基本素质,都共同蕴藏着这一高尚品德的思想基础。只有这样,一旦遇到突发事件,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和毫不保留地得以释放和表现。只有凭借蕴藏在胸中的那股正气,才能临危不惧。正如刘瑞英所说:“当时只是尽力保护3名小孩,被杀死了也是英雄好汉。”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我们反思“南平血案”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感谢那些为保护孩子而奋不顾生的人们,更应该宣传和弘扬这种精神,因为见义勇为才是一个永恒的时代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