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雪域天路》选用《天路》作为片头曲,在每一位观众看来再恰当不过了。从2005年以来,只要是与青藏铁路有关的纪录片、宣传片、影视作品似乎都离不开《天路》这首歌。的确《天路》在描写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给中国带来巨变的同时,也描写了铁路建设者和老百姓,表达了老百姓的美好愿望。就像曲作者印青所总结的:青藏铁路的修建,沟通的不仅仅是天堑,《天路》的传唱,歌颂的也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工程,更多的是情感。
创作《天路》,印青百感交集——
它成了建设者的精神支柱
说起《天路》的创作,要追溯到9年前。2001年初夏,为了给当年的“八一”晚会写歌,印青前往西藏采风。“在这之前我已经多次去过西藏,西藏的百姓住在人烟稀少的高原上,他们很渴望与外界沟通,但是由于西藏的特殊地理位置,要做到这些是有一定难度的。记得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总是在想,如果铁路能修到这里,那将是一件多么让人振奋的事。”印青回忆说,“所以当我在电视上看到青藏铁路开工的消息后,兴奋了很久。”
这下好了,本来一直为“八一”晚会创作歌曲应该选择什么题材而苦恼的印青,一下子就来了灵感。“青藏铁路修成了,雪域高原就不再是难以逾越的天险,西藏的百姓与外界的联系就有了很好的桥梁,不像从前那样依靠艰难的公路运输。这样一个重大而又充满温情的题材,怎么能不用呢?”
题材确定后,歌该怎么写呢?“直接写青藏铁路的伟大显得太直白了,像是在公布一个消息,我就跟词作者屈塬进行了一番交流,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路,从一个女孩的角度去写,用她的眼睛告诉所有听众青藏铁路的修建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清晨我站在青青的草场,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这一句句像是在倾诉,歌曲就容易被大家接受。”
印青说,在谱曲方面,既然是歌颂青藏铁路的,当然要用西藏民歌的曲风,此外还加入了不少时尚元素。
从接到创作任务,到确定歌曲题材,再到歌曲完成,印青和他的老搭档屈塬只用了10天左右。在当年的“八一”晚会上,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歌唱家巴桑首次唱响了《天路》,巴桑用她那天籁般的嗓音、荡气回肠的演唱和对音乐的理解演绎出来的意境,感动了两位词曲作家,感动了所有观众。除了巴桑,藏族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也演唱过此歌。但由于地域限制,《天路》一直没在全国流传开来。
“《天路》歌颂的不仅仅是青藏铁路,建设者们更应该被歌颂。”印青激动地说,“在青藏铁路建设期间,《天路》很荣幸地被建设者们日夜传唱。曾经听这些无名英雄们说,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就是唱这首歌挺过来的,这首歌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时刻鼓舞着建设队伍的士气,我听后心中百感交集。”
唱红《天路》,韩红心存感激——
这是意外之“财”
2005年央视春晚上,韩红凭借《天路》,用天籁般的歌声唱红大江南北。提起《天路》的走红,韩红说,这可是意外之“财”。
2001年《天路》创作出来之后,由巴桑首唱。2005年年末,几次为央视春晚剧组送歌都未被采纳的韩红十分焦急。有人给她出主意,让她去问一问《天路》的演唱权卖了没有,如果没卖,可以买下来。韩红闻讯立即向印青、屈塬打听,得知此歌演唱权一直没有被买断,便当即决定买下演唱权。接着,她请人编曲、配器、录音。几天后,韩红版《天路》被送往春晚剧组,当即过关。
一曲《天路》让大家把目光再次聚焦到正在紧张施工的青藏铁路上。这是西藏人民多年的梦想,韩红和她的制作团队决定为《天路》拍摄一部大气磅礴、承载西藏人民渴望和精神的音乐电视作品,制作预算大约在20万元。可韩红到了青藏铁路的施工现场后,发现筑路工人和藏族群众为早日建好青藏铁路,在严寒和缺氧的情况下日以继夜地奋战,她被深深感动,当即决定《天路》的MTV拍摄一切从简。“我们拍摄一个MTV的钱可以是一个西藏家庭十几年的收入,是数十个孩子一年的学费……这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而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呢?钱要花得有价值,应该用在更有用的地方!于是,我们用最低的成本拍摄出最感人的作品”。韩红说。 (马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