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降临之时,有难以言表的伤痛,也有令人欣慰的幸运。
从汶川地震中的安县桑枣中学,到玉树地震中的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众多师生幸免于难,是幸运,是奇迹。这一切的背后,则是功在平时的严格训练,是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
在地震来临之际,成千上万个孩子能井然有序地冲出教室和宿舍,安全地聚集在学校操场上,如果没有平时严格的训练,奇迹就不会出现,幸运也不会降临。
近年来,我市不少学校也多次进行过模拟逃生训练,令人感到欣慰。但是,能否在灾难来临时做到井然有序,恐怕还是个问号。
功在平时。平时训练是做样子走过场,还是一丝不苟用心去做,总会在关键时刻给出答案。这答案,如果不及格,付出的将是沉重的代价。
如今,安全意识早已深入人心,但仅有安全意识远远不够,如何把安全意识付诸行动,把安全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还要投入更多精力,付出更多心血。
两千多名师生无一伤亡,疏散仅用时1分36秒,汶川地震“震”出的“最牛校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力求快而不乱,井然有序。最初搞紧急疏散时,有人认为多此一举,但他坚持这么做。后来,学生老师都习惯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
创造“零死亡”奇迹的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在汶川特大地震后,曾多次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正是这些宝贵的逃生经验,使教师们能沉着冷静地带领学生科学合理避难。
这些经验弥足珍贵,也给了我们太多有益的启示。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无法重来,在孩子集中的校园里,安全责任尤其重大。
安全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有平时严格认真地做好模拟训练,才能在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才能无愧于教育工作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