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4版:视周刊·镜头外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松花江上》再现东北抗联斗争史
《幸福的完美》再续“军旅爱情”
电视节目为“剩女”加油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0 年 5 月 1 日 星期    【打印】  
《张小五的春天》热播引发“剩女”话题——
电视节目为“剩女”加油
  今年以来,荧屏上出现“剩女”题材热,不难发现,央视近来集中播放了一批这类题材电视剧,从《老大的幸福》中的五妹傅吉平,到《大女当嫁》中的女教师姜大雁;从《老爸快跑》中的公司副总袁水瑶,到《张小五的春天》中的女经理张小五……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红火的相亲节目也成了“剩女”的舞台。荧屏悄然进入了“剩女时代”。

  女性话题贴近现实

  “剩女”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词,她们一般具有高学历和高收入,自身条件优越,但因难以寻找适当的婚姻对象,随着年龄增大而成了“剩女”。《大女当嫁》中,把一位大龄女教师迫于家庭压力寻找爱情的故事写得淋漓尽致;《张小五的春天》中,30岁失恋、失业的“骨灰级剩女”闫妮的登场更让人产生好女愁嫁的同感。

  关于“剩女”的电视剧为何能引起强烈关注,大多观众表示:很贴近现实,这些电视剧将“剩女”愁嫁的原因进行了生活还原。其实,荧屏出现“剩女”热,是有其社会原因的,《大女当嫁》开播后,即引发了许多“剩女”观众的共鸣,紧接着《张小五的春天》的热播,更是在观众中引起了一场关于晚婚的讨论。很多白领女性都认为剧中“剩女”们的生活心态与自己十分相近。

  以“剩女”为题材有市场

  几年前,诸如《玫瑰之约》、《相约星期六》等相亲节目在电视上也红火过一阵,时间一长,观众逐渐出现审美疲劳,节目变得不再吸引眼球。为了推陈出新,各大电视台开始绞尽脑汁寻找一些新的创意。而对“剩女”婚恋观的研究和分析正是时下最时髦的话题,为速配交友节目卷土重来提供了一片“营养地”。于是,大量的荧屏相亲节目纷纷把镜头对准了“剩女”,湖南的《我们约会吧》、江苏的《非诚勿扰》、山东的《爱情来敲门》、浙江的《相亲才会赢》、贵州的《相亲相爱》……荧屏“剩女”忙得不亦乐乎。

  “剩女”是当下社会的热门话题,这一点也体现在其他艺术形式中。音乐剧《阿姨》刚在北京赚足门票,“剩女”漫画《一定可以嫁出去》就在上海火热开卖;话剧《单身公寓》刚在广州落幕,《剩女郎》又在深圳上演,上海也推出了《一一向前冲》。这些演出不仅让大城市的“剩女”们乖乖打开钱包,也让关心“剩女”们的亲朋好友倾情关注。

  关注“剩女”现象的背后

  不少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剩女”究竟如何形成如此浩大的军团?实际上,“剩女”是女性在全球崛起的一个侧影。去年最后一期《经济学人》就发表过一个女性专刊,预测今年是个女性年:在美国的劳动力中,女性将首次超过50%,在包括美国在内的7个富国中,女性在专业人士中所占的比例也超过男性。不久前《纽约时报》也报道,越来越多的美国家庭,妻子比丈夫收入高,学历也高。

  专家说,“剩女”现象的出现,和迅猛的社会转型密切相关。首先是长期处于优越地位的男性心理不平衡,无法和高于自己的女性相处。另外,女性地位高后,心也高了。

  专家为“剩女”支招

  虽说对“剩女”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尽快摆脱“剩女”身份依然是当下单身女性最为迫切的想法。趁着《张小五的春天》等剧的热乎劲,专家们给“剩女”支了一些招:第一,你可以不喜欢“剩女”的称呼,但应该面对“被剩下”的现实,女孩子们要学会变被动为主动,将事业上的强势转变为爱情上的攻势,学会善用自己的优势,大胆寻爱,主动出击;第二,给自己规律的生活来一点儿出其不意的小改变,放大你的生活视野,拓宽你的交际圈子,这样才能让爱情走进来;第三,别幻想,别求全,学会接受另一半小小的不足,并且学会看到对方更多的优点,因为真正的爱,是在日积月累的琐碎中、在磕磕碰碰的磨合中不断沉淀下来的,只有这样的爱,才是长久的、经得起现实考验的真爱。(媛女)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