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 |
我省物理中考题知识覆盖面广,考查的知识点多达40多个,几乎涵盖了教材上所有的知识要点。许多题的情景直接取于教材,但学生掌握得并不好。比如2009年卷面的第4题就是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得分率仅0.23。因此,复习时一定要扎扎实实把教材内容梳理一遍。
考生在审题时,往往因为不能读懂题目想要考查什么,构建不出物理模型,找不出关键词,挖掘不出隐含条件,以至于无从下手。2009年第5题得分率为0.42,这说明很多学生不能从坐标图线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第25题(2)问中“增加”一词迷惑了不少人,学生不明白干路增加的电流指的是什么。复习中,考生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阅读文字和图表的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至关重要。2009年第2题的第二个填空,第4题的第二个填空,第8题的填空,第22题(4)的填空,第23题(3)的第二个填空,第24题(4)的发表自己观点等,这些题的得分率都较低,说明有些学生不能选择合适的物理语言去解决问题,也有的学生心里明白,但由于语言组织能力差,不能有条理、完整、严谨、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图。
历年各地的物理中考题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察,科学探究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要素贯穿在整个试卷中。对学生来说,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两个要素是难点。2009年的第8题还表明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创设物理情景能力较差。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难点。2009年的第22题(4)是对一个“创新”的电学实验方案的评估,因学生创新能力差,此题得分率仅0.5。
对教材上的计算公式要理解其物理意义,清楚其成立的条件和适用范围,建立不同知识部分公式之间的联系,保证在综合练习时信手拈来合适的公式。我省每年的中考题中几乎涵盖了教材上所有的物理公式。对比2007年到2009年3年的试题,2009年的计算量及难度有所增加,这是整卷难度提升的原因之一。答题情况暴露出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可能对此也有同感。课程标准关于评价的一个要求是避免烦琐的数学计算,但不能盲目降低学生的计算推理能力,当然也不能在练习时走到“偏、难、怪、繁”的老路上,否则不仅影响中考成绩,也不利于和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中考试题对科学方法的考查或明或暗地渗透在各个题型中。教材中涉及到的有观察、实验、控制变量、模型、转换、类比、比较、理想实验、等效替代等方法。如2009年的第18题暗含控制变量的思想;22题(4)评估新电路中增加一个定值电阻和开关代替等效替代电压表的可行性;23题(1)考查如何把抽象的转换为具体可见的,(2)考查对控制变量法的具体描述。
关注社会热点。比如:2009年25题(4)就“家电下乡”政策中补贴低能效家电发表观点。节能环保、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永远是一个热点话题,这在最近3年的中考题中均有体现。如果你不关注社会,试题中问你对“低碳生活”的看法,你如何回答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图不规范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作图时不用直尺作图,太随意;在做力学作图题时,不清楚力和运动的关系,不会做受力分析,有多画、少画力的现象。有的学生不知道把表示力的相应字母标在力的示意图上。画一对平衡力的时候两个力不知道画一样长。在一个物体上画多个力时不会选择合适的作用点。在做平面镜的作图题时,不清楚像和物的关系,无从下手,不能完整地作图表达。作图时不清楚线该实该虚,画光线时不规范,箭头不知道标在线的中间。在做电磁部分的作图题时,由于对课本上的磁场分布图没有认真观察,所画磁感线随意,出现交叉、中断、不标磁场方向等问题。
综合应用题解题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表现为:解题过程没有必要的文字表述、没写出相关的计算公式、没有代入数据的推理过程、带入数据只有数值没有单位、不会换算单位导致计算错误。请考生们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