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房屋建筑中,厅堂正中的位置很重要,称为中堂,是整座宅子的核心所在。一户人家的脸面和尊严,都要在中堂体现出来。中堂光线要明亮,陈设要大方,正中靠墙是条案,前面摆张八仙桌,八仙桌两边各放一把坐椅……
住
中堂:传统住宅的核心所在
这里说的中堂,是指传统住宅的核心所在——厅堂的中央。
但中堂一词,至少还有两种指代。第一是指宰相,此说起于北宋(一说起于唐),因宰相在中枢省的政事堂办公而得名。到了明朝,皇帝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不再设宰相的职务以及中书省等机构了,宰相的权力转移到内阁,由内阁来处理国家政务,中堂一词也就逐渐淡出。到了清朝,虽然照样不设宰相,但称内阁首辅大学士为中堂,实际上是宰相的别称。这个时期,人们还称协办大学士事务的高官为中堂,于是中堂就成了热门词汇,官僚们迎来送往,或在厅堂之上,或在水旱码头,动不动就高呼“中堂大人到”!这句话大家不陌生,影视剧中常有。
第二,中堂还指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幅字画,譬如说“他家有一幅中堂”,就是说“他家有一幅中堂画”。中堂画的尺寸很大,所挂位置很显眼(客厅迎门正中墙壁),内容或山水,或花鸟,是必须悬挂的——俗话说“中堂挂草帘——不像画(话)”,说的就是个意思。
据我市民俗专家介绍,旧时洛阳人家都很重视中堂内字画和家具的布局,大户人家对中堂内的家具颜色、字画内容,都有具体要求。所挂中堂画,形式上强调巨幅立轴,要有气势,因为它迎门而悬,位置显赫,最为夺目,客人进了客厅,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幅画,应让客人眼前一亮。
其次,中堂画最好是名家作品,艺术水准越高,越能提升主人身份。至于画的内容,原则上要与家庭气氛相谐。第一是吉祥如意的内容,要营造家庭兴旺的气象。第二是寓意富贵荣华,可以画富贵牡丹图、莲花锦鲤图、松鹤延年图、流云百蝠图等。第三是忌画不良内容。忌讳画孤松、独峰、残月等凄凉画面;忌讳把意境萧条的画面作中堂,所谓意境萧条,大致包括寒江独钓、秋风落叶、夕阳残照、隆冬残雪、枯藤昏鸦等构图,这类画面,触目皆是衰败景象,不是暮气沉沉,就是孤远荒凉,使整个客厅显得暮气沉沉,毫无生机,无论主人还是客人,心情都会受到不良影响。还有,那些看似壮观的图案,也要慎重考虑,不能轻易作为中堂画。譬如瀑布飞溅、惊涛骇浪、猛兽相搏、雄鹰扑食等,这些画面造景险恶,令人心惊肉跳,很不安心,对风水气场也是一种破坏。
在传统房屋建筑中,厅堂的位置很重要,是整座宅子的核心所在。一户人家的脸面以及主人的身份与尊严,都要在中堂体现出来。中国自古就有“明厅暗室”之说,所以中堂光线要明亮,陈设要气派大方;中堂面积宜阔,但忌阔而疏野,家具的摆放要集中,要有一定的章法,以形成一个稳定的气场。
一般来讲,厅堂布置按照中轴线划分,正中靠墙是条案,前面摆放一张八仙桌,八仙桌两侧紧靠两把坐椅,接着往门口走的位置,左右再各放几对坐椅。
先说这条案,长约丈余,一尺多宽,可根据中堂空间大小安排摆放。在豫西乡村和洛阳城内,有些人家摆放的是翘头案,条案的两头像卷轴,向上翘;有些人家摆放的则是平头案,条案的两端平平的。条案上面都供奉着祖宗牌位,看上去庄严肃穆。
然后是八仙桌,要放在条案前。所谓八仙桌,是指桌子四边长度相等的桌面较大的方桌,每边可坐二人,四边围坐八人,犹如八仙一般,所以雅称八仙桌。这种桌子至少在辽金时代就有了,明清时期更加盛行,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几乎家家都有八仙桌。
八仙桌结构简单,形态方正,结体牢固,用料也很经济,外观朴素又不失大气,有极强的安定感,所以成了“登大雅之堂”的中堂家具。厅堂上只要摆上一张八仙桌,两侧再放上两把椅子,就会有稳定的感觉,好像过日子也踏实了。
洛阳民俗专家说,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八仙桌,最早也只是明代和清代的,明朝以前的并不多。八仙桌到了明代,造型已经很完善了,有束腰和不束腰两种形式。至清代,八仙桌大部分都是带束腰的,桌腿也改成了三弯腿,有图案吉祥的浮雕,形象美观,放在客厅,就像艺术品。
八仙桌两旁放的坐椅,有扶手椅和太师椅两种,客人来到时,主宾皆根据各自的身份,以“序”入座。中堂画上方往往有横额,有的写着“诗礼传家”,有的写着“耕读传家”,画的两侧有对联——这样,加上那个长长的条案,再加上几把位置对称的坐椅,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堂布局。
衣
小小暖耳:
原来竟是军用品
暖耳又名耳暖、耳套,用来防寒护耳,是民间服饰品之一,旧时的洛阳男子,冬日出行都戴这个。
这副暖耳收藏在洛阳民俗博物馆,是清朝末年的绣品,漂亮精致,布料是平布,上面绣着菊花和松枝,这种图案当时称为“松菊犹存”——松树菊花都不惧寒冷,所以绣在暖耳上,寓意抵御严寒,保护耳朵。
穷其根源,暖耳这东西是从西北地区传来的。最早是在唐朝,边塞将士为抵御严寒,做了此物护耳,称为“耳衣”。唐代的边塞诗中就有“金装腰带重,铁缝耳衣寒”,说明“耳衣”原是军戎服饰。
元代,暖耳开始盛行,多为男子佩戴。明代,暖耳列入官服制度,百官入朝时,可戴此物御寒,但百姓不许佩戴,戴即犯罪。清朝时,暖耳成为民间服饰,在寒冷的冬天,北方男子出行时皆戴暖耳,随后女性也渐渐开始佩戴,并在上面绣花,越做越精美。
最初,暖耳的形状也就是耳朵形状的扩大化。但到后来,慢慢趋于多样化,有桃形、荷花形、金鱼形及蝴蝶形,用料上有兽皮和布帛等多种。富人以缎帛做面,还在上面刺绣诗词,如“眼观千行字,耳听万人言”,想想古人真有情趣,愣是把小小的暖耳做成了“文化”。就拿这副暖耳来说,长仅10厘米,宽仅8厘米,却绣出了那么多图案,真够下劲儿的。
食
油馍:
旧时拿来招待客人
油馍是洛阳常见的馍类,通常念做“盈馍”(音)。与蒸馍相比,油馍不上笼蒸,而是在鏊子上烙。
烙油馍时,需先放油。油多了,其吃起来就比别的馍香,所以旧时被视为好食品,平时若不过节,或家中不来客人,都不舍得烙油馍。豫西民谚说:
“小喜鹊,叫喳喳,大舅来到俺们家。油馍喷香吃俩仨,大舅乐得笑哈哈。”说明油馍一向是拿来招待客人的。
据偃师学者陈淑真介绍,油馍的种类很多,第一是“不见沾”,这种油馍内里抹油,外面不见油。第二是“照影儿”,外面抹油,明晃晃,油汪汪,招人喜爱。第三是“一条鞭”,烙成后一道道,像一条条长鞭似的,层儿直晃而不松散,这才是高级油馍。
如今,洛阳大街上也有所谓的油馍,用来配牛羊肉汤,却不舍得放油,干巴巴的只好切成条(如图所示),从下料到制作都不到位。
好的油馍,要用擀杖把面团弄滋腻,擀时不能起死折,上了鏊子后也有诀窍,所谓“烙油馍不在翻,只要鏊子调得欢”。要用翻锅劈儿一抬一落,使两面受热均匀,才能烙出好油馍。
行
洛宜支线:
洛阳城郊第一条铁路
顾名思义,洛宜支线是从洛阳到宜阳的铁路,修建这条铁路,为的是从宜阳往外运煤。
据《洛阳市志》记载,早在1921年,吴佩孚就营建了洛阳发电厂,为运宜阳煤炭,就修建过轻便铁道。到1940年,国民党铁道兵从金谷园的西工岔线处,赶铺了一条到宜阳的窄轨铁路,用人力推的煤斗车运输宜阳煤,然后到金谷园站卸下。1944年,日军侵占洛阳,拆除了这些设施,洛宜支线废弃。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开发宜阳煤田,1958年9月~1960年11月,开始大力修建洛宜支线,起点是洛阳东站。1970年,焦枝铁路建成后,洛宜支线改从关林车站到宜阳,不再依傍陇海铁路线。线路跨过瀍河、洛河,经关林、关林南、李屯、员庄至宜阳,全长40多公里。沿线地势平坦,渠道纵横,物产丰富,盛产棉粮和煤。这条铁路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宜阳煤炭外运的问题,还对发展沿线工农业生产,促进城乡交流和改善人民生活,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