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常率八路军战士持大刀与鬼子肉搏。 |
|
电视剧《大刀》中,中国军人挥刀奋勇杀敌的一幕幕,让人热血沸腾。 | |
在反击日寇侵略的战斗中,中国军队使用的步枪刺刀比日军三八大盖的刺刀短得多,白刃战时难以发挥作用,此时大刀根据实战需要“挺身而出”,被称为“冷兵器的最后一次表演”,在战史上留下辉煌一笔。
1
中国大刀
让鬼子胆寒
“七七事变”之前,根据华北剑拔弩张的形势,中国守军二十九军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支训练有素、骁勇善战的军队有一个特点,就是每个兵都背一支枪,配一把大刀。在喜峰口战役中,二十九军的大刀队一夜砍杀日军数百人,令鬼子心惊胆战。后来,大刀成为中国抗战武装的特别装备,很多队伍组建大刀队,屡次与日寇肉搏,除砍杀相当数量的敌人外,还在心理上给日本侵略者以重大的打击。在平型关战斗中,就有很多八路军指战员使用大刀,比如著名的385团5连连长“猛子”曾贤生,先用大刀砍鬼子,刀刃卷了又抢了一支三八大盖,挑翻数名鬼子后,被鬼子刺中腹部,最后毅然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
2
大刀
缘何大量配备
中国军队配备大刀,有战术上的安排,但更多的是不得已而为之。
首先,抗战初期,中国军队武器装备低劣,弹药匮乏,机枪、大炮配备严重不足,更不用说坦克、飞机了。针对这种现象,大刀是一种必需的兵器,用以弥补弹药的不足。
其次,当时中日陆军装备都以非自动武器为主,肉搏战经常发生,日军三八大盖均配备刺刀,且士兵多数精通刺杀法。由于刺刀必须由兵工厂生产,其数量根本不够配备中国军队,且一般士兵并不擅长拼刺。相比之下,作为中国民间长期流传的大刀不仅易用,而且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各乡镇城市的铁匠铺皆可打造,无须依赖兵工厂。
再次,日军具有武器装备的绝对优势,中国军队不适合与其正面打阵地战,必须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而近战、夜战不仅使日军优势重武器难以施展,还可以发挥中国军队熟悉地形等作战优势。在贴身肉搏和黑夜奔袭中大刀因长度适宜,挥砍自如,其功能明显强于日军三八大盖的刺刀。
3
简单招式专克日军拼刺
中国军队使用的大刀,基本类似清末民初的民间大刀,环首长柄、宽刃重身,十分利于劈杀。各部队还大多聘请了当时最具盛名的刀术高手,设计出各种适合对付敌人刺刀的刀术,让部队勤加练习。其招式简单实用,针对性强,可迅速掌握。例如其中常用来对付三八大盖刺刀的招式为:出刀的时候刀身下垂,刀口朝自己,对方刺过来的时候,以刀背上撩,磕开步枪,刀锋顺势砍落,直斩对方脑袋,其威力在于荡开对方武器和劈砍是一个动作,对手往往来不及回防就已中刀。
抗战中,大刀种类多样,形式各异,基本上可分为军用和民用两种。军用大刀形状比较标准,一般长度在85厘米~90厘米,刃长60厘米左右,重量在1.2公斤~1.5公斤,背厚刃阔,刀头略宽,其设计专事劈砍。
4
日军配备铁围脖成笑柄
为了对付二十九军的大刀队,日军曾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结果是,给每个士兵配备一个铁围脖:用一个半月形的铁片,将其折成半圆,用铆钉铆在钢盔上,戴上钢盔时,铁围脖即围在后脖子上面。但是铁围脖让日军士兵在肉搏战中难以灵活行动,所以并没有减少日军的伤亡和对大刀的恐惧,还被世界各国视为笑柄。另外,按照日本人的民俗,“天照大神”是不收无头之鬼的。所以,日军畏惧中国大刀,绝非国人自己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