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3版:军情·瞭望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领空五年被侵犯64次?英国急了
抗战“老黄牛”:马克沁重机枪
兵界传声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 年 5 月 19 日 星期    【打印】  
枪的传奇
抗战“老黄牛”:马克沁重机枪
  在有关抗战题材的电视剧和电影中,我们常能看到在战斗危急时刻,中国重机枪手仍死守阵地,任那愤怒的火舌扫向冲过来的鬼子。而其中常见的重机枪,就有大名鼎鼎的“马克沁”。

  抗战八年,它伴随抗日志士驰骋沙场,立功不小。

  说到马克沁重机枪,我们得先提提它的发明人——出生于美国,后来定居英国的海勒姆·马克沁。1884年,马克沁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挺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连续射击重机枪,射速达每分钟600发。

  就在这一年,据说曾出现这样的故事。当时马克沁在英国举行发布会,各国都有代表出席会议,清政府也派了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李鸿章出席。当时表演的是速射,机枪在半分钟内一口气打出了300发子弹。李鸿章大开眼界,连声感叹:“太快了!太快了!”但是当时正值中法战争前夕,积弱的清政府没有给李鸿章多少可以调用的银子。李鸿章虽然希望自己筹建的新式军队也能有这样的武器,可是当他发现这样的枪会浪费大量子弹后,也不得不自叹“太贵了,太贵了”!其实不仅仅是李鸿章,就是很多法国人、俄国人也认为马克沁的机枪太浪费子弹,不愿意购买。然而在德国,他却获得了相当数量的订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会战中,德军用马克沁重机枪向密集进攻的英军进行猛烈持续的射击,英军死伤惨重。此后,马克沁重机枪的威力渐为人们所知。

  在当时的中国,兵工人员也留意到马克沁水冷重机枪的威力。1934年8月,《中德原材料及农产品与工业及其他产品互换条约》签订,中国开始用钨砂、锰砂等战略性原料和农产品换取德国的工业产品,尤其是军需品。在这一“中德合作”时期,金陵兵工厂从德方取得了德国7.92mm MG08式水冷马克沁重机枪的设计图纸,随即按图纸开始仿制。1935年,金陵兵工厂仿造成功了MG08式马克沁水冷重机枪。因这年是“民国24年”,该枪又被命名为“民国24年式重机枪”(亦简称“民24式”),成为当时军队的主要制式装备,有着“赛电枪”、“魔鬼画笔”和“老黄牛”之称。抗战时期,它成为中国军队主要的重火力武器。 (未完待续)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