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发现的东汉帝陵陵园大型建筑遗址。 记者 张晓理 摄 |
|
□记者 李燕锋 见习记者 尹亮
继郑西高铁白草坡东汉帝陵陵园遗址之后,我市的邙山东汉帝陵考古工作又有新发现:在孟津县送庄镇三十里铺村东南的朱仓遗址发掘现场,新发现两处东汉帝陵陵园遗址和两处大型墓园遗址。根据考古人员判断,其中两处帝陵遗址分别为东汉顺帝、冲帝的陵墓。
“冰山一角”已前所未见
根据专家论断,此发现将填补我国东汉陵寝制度的实证空白,同时该遗址无论发掘面积和发掘部位的重要性以及遗址的保存完整性,都远远超过被评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白草坡东汉帝陵陵园遗址。
此次发掘工作的领队、市文物二队研究室主任严辉表示,从目前发掘的约1.2万平方米的遗址“冰山一角”来看,无论是建筑布局的完整性、墙基保存的高度都是前所未见的,待进一步扩大发掘面积后,将首次揭开东汉帝陵的布局、形制和陵园完整建筑的面纱。
发掘时“捎”出了曹休墓
昨日,在严辉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位于连霍高速路段的洛阳服务区与连霍高速、二广高速立交桥之间的这片大型帝陵陵园遗址上。
顺着工作人员所指,我们能看到这片遗址区内的廊道、大型夯土台基和部分庭院遗址,庭院内的地砖印痕也显示了经过百年的踩踏使用。在遗址区东部,我们看到了一组院落遗址,工作人员张鸿亮告诉我们,院落的南部是入口,从入口进来之后,是一个天井,在天井的一周,是一圈铺砖的回廊,回廊的东西两侧对称分布有两排非常规整的房屋。
据介绍,朱仓遗址区全长约1800米,宽30米~50米,面积约7.2万平方米,共包含朱仓M722、M707两处帝陵陵园遗址的中部和M708、M709两处帝陵陪葬墓园遗址的北部。从2009年3月6日开始,市文物二队开始对此处进行发掘,截至目前发掘遗址近1.2万平方米。在该遗址区的西部,工作人员发现了三国名将曹休的墓葬。(5月18日曾作报道)
朱仓M722陵园遗址的墓葬封土为平面圆形,破坏严重,地面上有保留,地面以下原始封土的直径136米;墓葬形制为甲字形回廊墓,方坑明券,墓室土圹长25米,宽28.8米,墓道长50米,宽8.8米~10.4米;在其陵园区发现了四面垣墙,其中北面、西面垣墙保存较好,东垣东侧发现有壕沟。而朱仓M707陵园遗址位于其西侧,封土直径86米,墓葬形制为甲字形回廊墓,也是帝陵级别的墓冢;墓室长23米,宽18米~19米,墓道长40米,宽8.8米~13.6米。
基本确认为东汉顺帝、冲帝陵墓
严辉告诉记者,经过近7年来的考古调查,现在已基本确认了M722和M707为东汉顺帝、冲帝的陵墓。之所以这样确认,一是通过勘察,这两座都是甲子型大墓,应该是帝王的陵墓;二是文献记载,顺帝和冲帝的陵墓挨得很近,这两座帝王陵墓也一反常态靠得很近。另外,这两座大墓的封土与文献记载顺帝和冲帝的宪陵、怀陵封土的周长是一致的。而M708、M709二处墓园遗址,地近东汉陪葬墓区,根据大型夯土基址和庭院遗址的位置关系,结合文献记载,这里很可能是陵园遗址的寝殿和便殿或园省。(寝殿为陵园内举行祭祀的大殿,便殿为供奉神位的场所,而园省则为守陵后妃、宫人的居住区)
在日前举行的洛阳邙山陵墓群考古新发现专家座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一致认为,在连霍高速洛阳段改扩建工程中,对东汉帝陵陵寝建筑基址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极为重要的成果,对于了解东汉帝陵分布范围、布局形制及陵寝制度具有重要的价值;建议扩大发掘面积,全面发掘该陵园遗址,以便更清楚地了解东汉帝陵陵寝制度,为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专家们同时建议,由于此次发现的东汉帝陵陵园遗址和曹休墓意义重大,一定要加以重点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