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9版:洛阳·视觉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千载匠心一抔土
瓦当窑前道秦汉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0 年 5 月 25 日 星期    【打印】  
千载匠心一抔土
瓦当窑前道秦汉
  精心雕刻
  选土
  制泥
  构思
  制作
  上釉
  入窑
  成品出窑
  屋脊兽和瓦当
  昨日,在偃师缑氏镇布村一家作坊里,民间艺人正在制作各种仿古瓦当,他们说自己造的是“秦砖汉瓦”。

  作坊的主人叫孙彦争,今年61岁。12岁开始,他跟着爷爷制作仿古瓦当。他说,那时候仿古瓦当主要被农民们用在自家的房子上,现在农村盖房都用预制板,用瓦当的少了,造瓦当的也少了。

  “瓦当在周朝就被使用了,我们家好几代人都是制作瓦当的。现在,会这种手艺的人不多了,每天都有很多人到作坊里看新鲜。”孙彦争说。

  他说,要制作好仿古瓦当,选土很重要,“我们这儿的山上有丰富的黏土资源,这种土很合适制作瓦当。但是,就是这么好的土,也要过筛子,筛出来的土制成的瓦当结实、不会裂缝”。

  他说,制作的第二道工序是雕琢,“去年,我们专门为青海塔尔寺制作了10组吻脊兽瓦当,雕一件瓦当就要用10天时间”。

  雕琢完毕的瓦当需要阴干、上釉色,最后入窑烧制。“火候很重要,不敢大也不敢小,人要守好几天,一会儿也不敢离开。仿古瓦当是纯手工制作,这活儿要力气也要技术。现在,只有小儿子孙亚权跟着我学。不过,我在村子里还培养了几名徒弟。”孙彦争说,他制作的仿古瓦当销到了全国各地,印度的寺庙里也有。

  近几年,孙彦争还把牡丹图案刻画在瓦当上,“要用自己的手艺宣传宣传咱们洛阳牡丹”。

  记者 赵朝军 摄影报道  

  相关链接

  秦汉时期,建筑用陶在制陶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最富有特色的为画像砖和各种纹饰瓦当。“秦砖汉瓦”是后世为纪念和说明这一时期建筑装饰的辉煌和鼎盛,对秦汉时期的砖瓦的统称。

  瓦当,又称筒瓦头,是古代房屋筒瓦出檐一端的装饰品。瓦当的形状有圆的,也有半圆的,是筒瓦顶端下垂的部分。瓦当的作用是蔽护屋檐,遮挡两行板瓦之间的缝隙,防止雨水渗漏,增加建筑物的牢固和美感。在小小瓦当上,工匠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制作出各种动植物图像、几何图案和文字等纹饰,美化了建筑,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愿望和审美情趣,使瓦当成为一种精美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