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龙高手》的主人公小嗝嗝,是一个非典型维京少年。其族人个个勇敢彪悍,以屠龙为天赋使命,他却因为天生胆小而与周遭格格不入,让身为村长的父亲很没面子。有一回,他偶然打下了令族人闻风丧胆的飞龙夜煞,本想将它一刀刺死,好在父亲和族人面前扬眉吐气,谁知受了伤的夜煞毫无杀气,模样还挺可爱,让小嗝嗝动了恻隐之心,每天偷偷摸摸照顾它,还和它日久生情。终于有一天,这个秘密被发现,小嗝嗝要保护朋友,更要化解族人与飞龙间世世代代结下的仇怨……
这又是一段跨越族类、挑战禁忌的感情。此类题材被好莱坞证明是屡试不爽的票房利器,且形成了一套固定程式,从《阿凡达》到《驯龙高手》都没能免俗。而既然是俗套,角色的设定和故事的走向都是意料之中的:情节的发展不外是养成+对决,化敌为友的永远是酋长的女儿或者村长的儿子……再杰出的创意也经不起如此前赴后继的亦步亦趋啊!
可是,为什么我还是看得这么兴高采烈呢?甚至90分钟的正片结束后我还舍不得起身,架着沉重的3D眼镜,看完了将近10分钟的演职人员表,难道当真是中了真3D的招啦!我承认,当小嗝嗝骑在夜煞背上,像飞行员驾驶战斗机一样一次次地俯冲、翻滚、盘旋、上升,那种过山车般的感觉让我无比沉迷,还希望这样的桥段长些再长些,多些再多些,哪里还在乎人物够不够丰满、情节是不是平庸、故事有没有新意啊,只要比《变形金刚2》靠谱就行!
据说《驯龙高手》在全球的票房已突破4亿美元,看来和我有着相同审美趣味的观众还真不少呢。这真是电影工业的美好时代啊!尤其是在编剧越来越缺乏创意的今天,拜3D所赐,戏不够特效凑的路径竟如此有效。
只是我不知道,当技术成为电影人孜孜以求的最大卖点,当那些令人回味的观影体验全部来自技术时,电影,作为艺术而言,还会不会有光明的未来?
(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