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one?我们不要。”在遭遇数次这样的拒绝后,印度留学网董事长纪燕萍对“China
one”这个词产生了好奇。经过询问,她才知道“China
one”指的是中国独生子女。由于中国孩子的独立能力差,甚至有家长提出要给孩子配保姆,这个群体引起部分国外院校关注,有学校明确表示:拒绝接收中国独生子女入学就读。
在5月26日的《长江商报》上看到这条新闻时,我有点郁闷——China
one竟然被印度高校拒收,那可是一个我们一致认为没有高楼大厦、贫民窟遍地的发展中国家。难怪有网友发表评论:“丢脸在家里丢就算了,干吗还要丢到印度去?”我们都知道丢脸是件不光彩的事,那么印度高校拒收China
one究竟丢了谁的脸?
有人说丢了“中国妈妈”的脸。我们从小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环境中长大,妈妈不但给了我们生命,还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但是,妈妈的辛苦付出却遭到了印度高校的否定,这无疑是打“中国妈妈”的脸。
有人说丢了中国教育的脸。我们从小接受的是以考试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学校的考场上战无不胜,在生活的战场上却屡屡失意,难怪有人说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过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高材生竟遭到印度高校的拒收,更是打了中国教育的脸。
有人说丢了中国的脸。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主席对青年们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青年人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然而,这些寄托我们希望、寄托祖国未来的青年却遭到了印度高校的拒收,真是令人痛心。
我以为丢脸不丢脸、丢了谁的脸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说到教育孩子,我就想起了犹太人——他们会经常告诉孩子,家里的房子、存款等都是身外之物,与孩子无关,因为一旦发生地震、火灾等不可预测的灾难,这一切都会化为乌有。犹太人还告诉孩子,与他们有关的只有生存能力,并且经常教育孩子,要学会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种教育观,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吴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