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马寺印度风格佛殿主体建筑共分两层,总面积3450平方米。 摄于2010年5月30日 |
| 僧众在佛殿前举行法事。摄于2007年9月25日 |
| 印度工匠制作浮雕。 摄于2009年4月8日 |
|
5月29日,印度风格佛殿在白马寺正式落成,在华访问的印度总统帕蒂尔参加了落成仪式。洛阳与印度之间深厚的情谊,又向前迈进一大步。细数过往,中印佛缘渊源深厚。
白马万里驮经来 中华释源在洛阳
据史书记载,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应东汉明帝之邀,不远万里,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来到东汉京城洛阳。
为感谢两位高僧白马驮经之功,翌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城西兴建佛教寺院,取名白马寺,让两位高僧在此传播佛教文化,两位高僧在这里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作为中国首座官办寺院,白马寺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发祥地,寺中的佛教活动拉开了佛学在中国大规模传播的序幕。
公元7世纪,出生在洛阳偃师市缑氏镇陈和村的玄奘法师访问印度,探寻研究佛经文稿。后来,文学家吴承恩以玄奘法师为原型,以其西行取经的经历为线索,写出了享誉世界文坛的文学巨著《西游记》。玄奘法师不远万里探求佛法的功绩,千百年来被中印两国人民崇敬和颂扬……
印度和洛阳的情谊,因这始于千年前的佛缘而不断得以延续、深化。
两国协力佛殿成 中印交流添丰碑
白马寺方丈释印乐法师告诉我们,1957年,周恩来总理和印度总理尼赫鲁签署协议:为纪念中印两国的文化使者玄奘大师,由中国政府出资30万元人民币,在印度著名的那烂陀寺修建“玄奘纪念堂”。遗憾的是,纪念堂后因多种因素停建。目前,这座由中国修建的中式佛教建筑已于2007年2月竣工。
1993年9月18日,印度前总理拉奥访华期间,专程从北京来到洛阳,参观龙门石窟、白马寺、玄奘故里。
20世纪90年代,泰国友好人士常媛女士曾出资在白马寺修建一座泰式佛殿,开外籍人士在白马寺建设佛殿之先河。
2003年6月25日,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在洛阳参观访问时,提议“也应该在白马寺建一座印度佛殿,因为佛教走出印度,首先就是在这里生根开花”。
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期间,两国政府签订了《印度在中国洛阳白马寺院西侧建造印度风格佛殿的备忘录》。备忘录中约定:由白马寺负责提供土地,负责佛殿的建设;印方负责提供建筑方案,提供建设资金5000万卢比(约合117万美元),同时提供佛像及佛殿内所需的其他佛事用品。
2006年6月18日,白马寺印度风格佛殿正式动工兴建。“这座建筑成为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又一见证。”释印乐法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佛教徒对印度景仰有加,但一般中国人很少能到印度去,“通过这座佛殿,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印度”。
29日上午,印度风格佛殿落成仪式结束后,正式向广大游客和僧众开放,这代表着由两国政府合作的佛教交流项目顺利完成。正如帕蒂尔所言,“我愿把这个佛殿作为印度的礼物献给中国人民,希望它能促进两国间更广泛的文化与民间交往”。
印度风格
佛殿大事记
●2003年6月初,印度驻华大使馆一名工作人员来洛为瓦杰帕伊总理访问做前期准备,受到白马寺院西侧泰式佛殿和白马寺院内摄摩腾、竺法兰两位印度高僧墓冢的启迪,产生了在白马寺建设一座印度风格佛殿的想法。
●2003年6月25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来洛参观了白马寺和龙门石窟。瓦杰帕伊称赞白马寺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他在留言簿上写道:“这座寺院是中印之间建立联系的第一座建筑物,我向为建立这种联系的先驱者表示敬意。”这为印度政府在白马寺建设佛殿奠定了基础。
●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两国发表了《印度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声明》。根据《联合声明》,两国政府签订了《印度在中国洛阳白马寺院西侧建造印度风格佛殿的备忘录》。
●2006年11月20日~23日,胡锦涛主席对印度进行了国事访问,两国发表的《联合宣言》第29条指出:“尽早完成在河南洛阳修建印度风格的佛教寺庙和在印度那烂陀修复玄奘纪念堂。这些举措将进一步巩固两国间的文化联系。”
●2006年4月26日,印度风格佛殿正式奠基。
●2006年10月8日,苏里宁大使在离任履新前,再次来洛视察佛殿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2006年10月31日,负责佛殿工程财务的印度外交部副部长希拉佩德女士访洛,视察佛殿工程进展情况。在认真听取佛殿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后,希拉佩德对佛殿的工程进展情况表示满意。
●2007年3月,印度驻华大使拉奥琦专程来洛访问,视察佛殿工程,市委书记连维良会见了拉奥琦大使。
●2007年4月19日~21日,印度民族歌舞团一行12人来洛进行了两场演出。
●2009年3月,历时5年的印度风格佛殿正式建成。
●2009年11月15日~17日,印度新任驻华大使苏杰生来洛访问,视察佛殿工程。
●2010年4月10日~13日,作为中印建交6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组成部分,印度民族歌舞团一行24人来洛进行访问演出。
(记者 李燕锋 李江涛 整理)
本版摄影 高均海 赵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