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幕低沉,英雄的灵柩回到了洛阳。 |
|
铁军战士打出横幅,悼念维和英雄谢保军。 | |
□记者
刘爱国 魏春兴/文 曾宪平/图
“谢爸爸,我们都是您的儿子!”“谢妈妈,保军走了,我们还在……”昨日上午,驻洛铁军装甲团榴炮三连全体官兵面对两条鲜红的横幅,深情追忆他们的战友谢保军,并举行了捐款仪式。
此前一天,在遥远的非洲大陆,联合国驻苏丹特派团也举行了一场庄严的遗体告别仪式,送别中国驻苏丹维和工程兵谢保军。当天,中国驻苏丹大使李成文、联合国驻苏丹特派团(简称联苏团)副团长卡朋特、维和部队副司令扎克准将、各国驻苏丹维和部队代表等约200人出席了仪式。
一个战友的离去,为何让全体官兵割舍不下?一个普通中国士兵的离去,为何在一个遥远的非洲国家引起这么大的震动?
1
“他为维护世界和平去了,
俺们心里感到骄傲!”
谢保军,河南兰考人,1984年5月出生,2004年12月入伍,中士军衔,驻洛某部副班长。
2009年10月,谢保军赴苏丹瓦乌地区执行维和任务,担任中国第六批维和工程兵大队支援保障中队水电工,他先后参加了飞机库搭设、机场维护等任务,先后两次获维和之星和先进个人称号,2010年4月入党。
当地时间5月28日15时40分,谢保军因劳累过度导致脑出血,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将年仅26岁的青春定格在苏丹维和战场上。
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谢保军65岁的父亲谢方志神色凝重。一个小时前,这位还对着孩子的遗物号啕大哭的老人,此时平静地告诉记者:“俺儿是个孝顺娃,他去了外国,俺和他娘都揪心!现在,他为维护世界和平去了,俺们心里感到骄傲!”
昨晚,谢保军烈士的遗体运抵洛阳。
2
本领过硬,他为中国军人赢得赞誉
翻开谢保军的维和日记,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走出国门为祖国争光,履行使命为军旗添彩,争做优秀的中国维和战士!”
谢保军所在连的指导员张文杰,一边整理着谢保军的遗物,一边向记者深情回忆自己的战友。他说,谢保军对专业有一股子钻劲,特别爱琢磨,既是连队装备“用修双能”尖子,又是瓦工、木工、电工“三工”小组长。在全营同年度兵中,谢保军第一个成为自行火炮特级驾驶员。凭借过硬的综合素质,谢保军在竞争激烈的维和人员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连队唯一入选者,在维和分队中担任水电工。
被选定执行维和任务后,谢保军认真学习《出国兵指南》、《维和知识手册》、《谅解备忘录》等6本教材,成为队里的“维和通”。在维和集训中,他给自己定下了掌握400句英语日常用语的目标。经过刻苦学习,在综合英语口语对话考试中,他取得大队第一名的好成绩。
出征前的一次维和防卫演练中,他扮演一名“非法武装分子”,以流利的外语对话使演练十分逼真。进入任务区后,他经常担任中队编外翻译。在一次机场维护任务中,战区工程部门到现场查看维护情况,由于翻译人员临时不在场,他主动用外语向检查人员介绍工作进展情况,受到战区工程部门的赞扬。
过硬的维修技能,使他一到任务区就打了个漂亮仗。2009年11月10日,战区司令部有一排灯柱损坏,好几个国家维和分队的电工几次修理都没修好。接到任务后,谢保军拆开灯箱,只见灯箱线路复杂,标牌上全是外文字母。同去的战友提议找外国专家来维修,但谢保军说:“找外国专家是省事,但有损中国军人的形象,没有咱中国军人啃不了的硬骨头!”他不厌其烦地检测、研究、试验,终于在5个多小时后排除了故障。负责此项工作的利比亚军官里德·胡安赞叹说:“中国军人,真是了不起!”
3
一腔挚爱真诚,他是外国官兵心中的“裁缝谢”
帮战友、帮群众、帮其他国家的维和官兵……在维和区,谢保军助人为乐是出了名的。刚到苏丹时,有些战友出现不适症状,他就把自己带的药品送给他们;瓦乌昼夜温差大,他经常利用站哨时机,为战友盖被子、掖蚊帐。他还与战友们一起为当地居民修公路、挖水窖,教对方种菜,到学校为师生送水、送药、修电器。
出国没多久,谢保军就成了工程兵大队的“名人”,谁遇到难题都会想到他。一天中午,中队抽粪池的潜水泵突然“罢了工”。谢保军二话不说,拿上检修工具赶到现场,1个多小时后排除了故障。负责这项工作的宋晓波提出帮他洗衣服,谢保军开玩笑说:“脏点儿臭点儿好,免得蚊虫咬。”
今年1月9日,维和区驻地瓦乌市遭大风袭击,一根电线杆被刮倒,输电电缆落在路面上,如不及时抢修,不但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还会引发安全事故。到达现场后,谢保军立即劝围观居民离开,迅速抢修线路,及时恢复了电力供应。在联苏团营区维修公用路灯时,他坚持高空作业,带电修复了76盏路灯。
瓦乌市有一所知名的修女学校。3月12日,校内唯一的一台牙科综合治疗仪损坏了。谢保军和战友孙振华接到通知,自购配件,并自制了一些替代零件,仅用半天就修好了治疗仪。修女们高兴地争相与中国士兵合影留念。
在瓦乌维和城,其他国家维和官兵有时会到中国营区寻求帮助,谢保军总是不厌其烦,竭尽所能。一天中午,他正在大门口站岗,一名巴基斯坦士兵提着塑料袋来到营区门口。经询问,谢保军得知对方打算找人帮忙缝补衣物。谢保军将情况报告给中队干部,利用休息时间帮助这名士兵缝补好了衣服。之后,找他帮忙的人越来越多,多国维和部队都知道中国营有个热心的“裁缝谢”。
4
281天,“国际劳模”没休息过一整天
今年4月,支援保障中队派出小分队到科瓦乔克镇施工。他不顾路途劳累,一到作业区就投入发电机的选位与安装工作中去。当日中午,地表温度超过60℃,军医带的几个温度计都爆了,他也出现了中暑症状。军医给他拿了一瓶葡萄糖,但他只喝了一半就让给了别的同志。
4月中旬,为迎接联合国装备核查组,刚从科瓦乔克镇完成任务归来的谢保军,又投入车辆保养任务中。他趴在车底一干就是两个多小时,常常是一身油污和汗水。战友们叫他“国际劳模”,他风趣地说:“我在国外入的党,工作就要有国际标准!”
接受联合国授勋,是每一个维和官兵的梦想。为在今年6月4日举行的授勋仪式上更好地展示国威和军威,谢保军在训练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别人休息了,他还加班加点练习踢正步。其实,谢保军这个时候的身体已濒临极限……
5月24日病倒后,他还对大队长齐成喜说:“我休息一下就行了,明天还可以参加方队训练,一定对得起授给我们中国维和部队的勋章……”没想到,5月28日,劳累过度的他突发脑出血,永远地倒下了,这时,距离授勋仪式的举行仅差不到10天时间。
大家给他算过一笔账:在执行维和任务的281个日日夜夜里,谢保军没用过一个完整的休息日。他把自己的每分每秒都献给了维和事业。在搞好水电保障任务的同时,他先后完成上级交办的临时任务57项,参加了中队所有野外维和任务,足迹遍及维和区的角角落落……
6月2日,经某集团军政治部批准,谢保军被授予“革命烈士”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