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周大型祭祀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
|
出土的陶器 陶鬲。 |
|
出土的卜甲碎片背面。 | |
本报讯
对于周公在洛营建洛邑,相信洛阳人不会陌生。然而,洛邑城到底在哪里?千百年来,不仅洛阳的考古学者在苦苦寻找,洛阳的每一位市民也都充满疑问。昨日,市文物工作队的一项新的考古发掘成果将揭开这个谜底。
在瀍河发现西周大型祭祀遗址
据介绍,2009年2月以来,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河科大林学院实训楼基本建设的过程中,发现了大规模的西周祭祀遗址,该遗址不仅是目前发现规模最大、保存完好、规格较高的西周早期的祭祀场所,同时该发掘将为寻找洛邑城增添新的线索,西周洛邑城城址也将得到初步确定。
西周大型祭祀遗址西距瀍河约1000米,西北距北窑西周墓地及西周铸铜遗址约4000米。从2009年2月至今,考古人员发掘总面积为1440平方米,发现西周灰坑90座(其中37座祭祀坑)、沟1条、墓葬20座和唐代灰坑73座。
本次考古发掘的地层共分为六层,主要为唐代和西周时期文化堆积。在本次考古发掘中,西周遗迹及遗物是最主要的收获。
据介绍,发掘的主要遗迹有:西周灰坑90座、沟1条、墓葬20座。37座西周祭祀坑中29座内均有较完整的兽骨,3座内有疑似非正常死亡的人骨,另有5座内有成堆摆放的碎兽骨。
按兽骨种类的不同,这些灰坑可分为以下几种组合方式:马坑、狗坑、牛坑、猪坑、人马组合坑、人猪组合坑、猪牛组合坑、马猪组合坑、车马坑等。我们在现场看到,这些祭祀坑多为椭圆形,长径多在2米左右,短径多在1米左右,深0.5米左右,多数祭祀坑的大小仅能容下祭祀所用的牺牲品。
发掘的西周墓葬共有20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的随葬品主要为陶器,此外还有铜、石、骨和蚌器,主要器形有陶鬲、陶簋、陶罐、陶盆、陶甑、陶削、石斧、骨锥和骨簪等,另出土1片卜甲碎片。在发掘的墓室中,最大的长4.1米、宽2.2米、深9.1米;最小的长1.4米、宽0.4米、深0.18米。这些墓葬中大多数有人骨架,墓坑较小,仅能容身。有些墓坑内人骨不全,部分墓坑内除一副完整人骨外还有另外一个体的部分零散骨骼,经鉴定分属不同个体,推测这部分墓葬的墓主人应为非正常死亡。
此次考古引起专家重视
6日、7日,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的有关专家齐聚洛阳,对本次考古发掘工作进行讨论。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本次发现的西周祭祀遗址是目前发现规模最大、保存完好、规格较高的西周早期的祭祀场所,遗址内发现有牛坑、人马组合坑、马坑、车马坑、狗坑、猪坑、人猪组合坑、猪牛组合坑等,是西周考古的重大发现。本次发现为深入研究西周东都成周的历史地位、城市布局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同时也为洛阳的都城发展史增添了新的内容。
同时,与会专家认为,由于该遗址发现意义重大,而目前发掘面积有限,未能揭示遗址全貌,因此应继续对遗址的周边展开进一步的勘探及发掘工作,同时运用成熟的科技手段,对该遗址的遗迹及遗物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测定。与会专家同时建议,对该处重要的西周祭祀遗址,要加强技术力量,重视发掘过程中发掘现场的保护以及发掘工作结束后对遗址的保护和展示。
洛城将拥有“六大都城遗址”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研究员蔡运章介绍,西周时期的东都成周(通称为洛邑)是西周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西周初年周公在洛阳营建洛邑,这在出土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和《尚书》等文献材料中均有记载。而此洛邑城址的具体位置至今未有定论,根据文献记载,洛邑很可能是横跨瀍水两岸而建。多年来在瀍河两岸的考古工作也发现了大量的西周遗存,瀍河以西的邙山南麓发现有西周贵族墓地,瀍河以东发现有大量的殷遗民墓,贵族墓地南邻的瀍河西岸发现有大型的西周宗族铸铜遗址等,这些也都为文献提供了很大的印证作用,为寻找成周城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蔡运章表示,此次大型祭祀遗址的发掘是在原有发掘基础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并将进一步明确成周城的具体位置。这也预示着,洛阳由此将拥有“六大都城遗址”。
■相关链接
洛阳,被称为13朝古都。自中国进入阶级社会后,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就在洛阳建立。之后,商朝、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洛阳的建都历史长达152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发掘出10余座古城遗址,其中的二里头夏朝都城、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东都城,集历代都城建设之精华,代表营国制度的发展进程,被誉为“五都荟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