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5版:心灵花园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别争了,我“跑”的是自立
特邀名医
面霸族:眼高手低更茫然
医患问答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0 年 6 月 10 日 星期    【打印】  
别争了,我“跑”的是自立
记者 李永高 通讯员 宋蕊蕊
  对于高校中目前出现的靠给同学“跑腿”赚取小额劳务费的“跑腿族”,大家褒贬不一。然而,心理学专业人士的意见是一致的:这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靠劳动而不是求施舍赚取钱财,赢取的是尊严,没有必要“悲哀”,应该给予他们更多鼓励。

  据报道,高校中的“跑腿族”成员主要来自贫困家庭,他们通过为“偷懒”的同学拿外卖、领包裹、送东西,收入每月在500元左右。“跑腿族”一经媒体报道,立即引起社会争议。赞成者认为,这也是市场经济的需要;反对者指出,这是高等教育的悲哀,如此一来,高校学生贫富差距凸显,导致大学生群体分化和不平等待遇的出现,应在校园中杜绝这种雇佣关系的存在。

  “从称呼上看,‘跑腿族’本身就存在着一种社会性的偏见,”某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王冬开门见山地向记者“亮明”观点,“其实这只是一种勤工俭学的形式而已。”

  王冬说,他身边有很多同学参加过勤工俭学活动,他们体谅父母、勇于自立、不怕吃苦,然而,学校所能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毕竟有限。那些所谓的“偷懒”同学花钱找人帮忙拿外卖、寄物品,付出金钱获得服务,纯属经济社会的公平交易。所谓的“悲哀”、“不平等”的看法是因为人们没有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此事,换句话说就是,大家没有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跑腿族”的劳动。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宗鹏基本认同王冬的看法。他说,市场经济运行的根本动力就是需求,有需求自然有供给。未来,这些大学生毕业进入了社会,这种“悲哀”或许将成为一种必然,一种“优胜劣汰”的必然。“跑腿族”的出现,可以视为大学生在面对未来就业问题上积极地先行实践。任何时候,个体的贫富差距和成就大小都离不开自身的奋斗。“心态平和自从容”,一个从容平和的心态是成功就业的开始!当别人在埋怨社会残酷、经济低迷、扩招过多、企业太刁、家境不好、专业“不香”时,我们不妨先做“跑腿族”——“跑”出自立。

  洛阳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督导张素霞也肯定了“跑腿族”现象的积极意义。从“跑方”来说,家庭困难是客观事实,学生时代想改变家庭经济状况,可力量有限,然而,这样通过“跑腿”,可用“精力”换“财力”;从“需跑方”来说,让同学跑腿拿拿外卖、领包裹,付出相应的费用,不欠人情,心理上图个安稳;无论从哪一方来看,都能促进同学们更好能融入社会、接纳社会。

  “生物学上讲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心理学关于心理健康方面有一条标准就是社会适应能力良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心理教员黄宏强认为,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逐渐社会化的过程,而大学本身就是半个社会,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期。“跑腿族”的出现本身就是我们当前社会环境在校园中的一个反映,是大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学习、对当前社会进行主动或被动适应(即社会化)的一个表现。从这个角度看,对“跑腿族”,我们应该投以赞许的目光。

  黄宏强勉励参与“跑腿”的同学,首先,自己要不卑不亢、人格独立、不自降一等;其次要树立远大抱负,既立足于现状,又能够以长远目标激励自己;再次要做有心人,通过类似的活动培养、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经验和才干,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宗鹏补充说,在校期间,学生还是应当以学习为主,如果让“跑腿”影响到学业就得不偿失了,而且,目前“跑腿族”的行为还处于简单的勤工俭学层面,其创业目的和自觉性还不是很明确和强烈,这些都需要学校和社会给予适当的引导。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