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十二味生活设计》 作者:林怡芬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从插画家到杂志创办人
2002年的夏天,我在日本一家书店无意中看到一本薄薄的杂志,是刚创刊的《Arne》。翻了翻前几页,是鼎鼎大名的工艺设计师柳宗理的专访。谁有本事采访到这位极少曝光的大师,甚至拍到他的家居生活呢?翻到发行页,出现的竟然是我喜爱的插画家大桥步的名字。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桥步为《平凡PANCHI》所绘制的封面时尚插画,影响了许多年轻人的服饰风格,《平凡PANCHI》也因此成为当时年轻男性的“服装圣经”。20世纪90年代初,她为村上春树的书《村上收音机》所绘制的版画作品,张张精彩,令读者印象深刻。较常见的还有生活随笔配上涂鸦风格的插画作品,出现在女性杂志的连载专栏,几十年来,她的这类作品已出版了百本以上。
然而,才华横溢、精力充沛的大桥步似乎要告诉我们,她还不止于此。到了一般上班族退休的年龄,她竟然办起了杂志,挑战一个从未尝试过的领域,“过60岁后,来邀稿的多是小插图之类的工作,我想,再这样下去连自己也会变得无趣,索性全部拒绝了”。
“接下来该做什么好玩的事呢?我一直想搞纯创作,但又觉得纯艺术作品只有少数人才能接触到,自己还是比较想做多数人能见到的创作,像是插画一样,可以通过印刷传达出去。由于作为插画家和杂志有长期的合作,所以我和编辑也成了好友,对他们的工作内容也相当感兴趣,这是我做杂志的开始。”她说。
杂志《Arne》
《Arne》刚创刊时,设定为一期40页、发行2000份的杂志,页数少到大桥步都对读者感到过意不去,但在可负担的印刷成本上,也无法再增加页数。想不到,这本杂志的发行量每月都在成倍增长,尤其村上春树与吉本芭娜娜专访的几期,销售数量已是创刊时的十倍以上。但大桥步说:“我不去在意营销数量的事,因为这样想的话就不再有乐趣了,终究《Arne》是一本个人志。”
另外有个小插曲:在制作创刊号时,大桥步抱着创刊号一定要做柳宗理专访这样的决心,多次与柳宗理事务所联络,但提出草稿后依旧没有得到首肯。她告诉自己不能这样就退缩,辗转经由柳宗理的夫人向柳宗理说明此事,才得以在第一期顺利刊出这个专访。“刚开始一个人去采访时有许多困难,常常手忙脚乱的,因为要见自己想见的人,更是格外紧张。还有不太熟悉相机,经常照出模糊的相片。不过,能采访自己喜欢的人,还是很开心的。”她说。
青春时期的启蒙
大桥步生长在三重县乡下,出生不久父母就离婚了。外祖父母扶养她至上中学二年级时,母亲才接她一起住。大桥步有个叔父当时在经营四日市文化服装学院,母亲在那个学校里教裁缝。对服装和美术感兴趣的她,当时已经开始在画室学画。那时候她在书店看见中原淳一创办的女性杂志,里面介绍了许多有关生活、服装的信息,被深深吸引了。大桥步说:“如果没有遇见中原纯一的杂志,现在的我应该就不是走插画这条路了。”
高中毕业后,大桥步经过一次美术大学考试落选,第二年进入了多摩美术大学油画科。由于在乡下信息较少,她单纯地认为,喜欢画画应该就是去油画科,进入学校后,她才知道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是图案设计科(现在的视觉传达科)。那时没有转系制度,她只好在学校混日子,并不是个用功的学生。后来,她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了“服装研究会”,花了很多时间,常常熬夜缝制第二天要穿的裙子,或把想要的衣服画出来寄给母亲,请母亲帮忙做。
毕业时,大桥步很犹豫,她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服装研究会”中当过杂志模特儿的同学介绍她到杂志社面试,想不到对方马上采用了她的作品,发表在即将创刊的男性服装杂志《平凡PANCHI》的封面。因此,1964年,插画家大桥步迈出了她的第一步。
给年轻人的建议
《平凡PANCHI》连载了7年后,她又与服装品牌《PINK HOUSE》合作了10年,这样长久的合作关系,最后都是大桥步自己请辞的。“因为当我太熟悉作画的要领,并且随笔就能画出作品时,感觉自己的状态已经走下坡路了,太顺遂的心情之下作画,是不会产生好作品的。”她这样解释。
随着孩子的诞生,大桥步的作品也转型了,她开始画一些家庭温馨风格的可爱动物和儿童画,也定期写作和出版自己的书。她的文字带有亲和力且易读,像好友在与读者对话一般。“因为我和一般专业的文字工作者不一样,无法修饰自己的文字,所以只能用白话写出来。”她说。在那个书面语言非常规范的时代,大桥步的文字作品反而成为一种创新,第一本书就卖了十万本。
“我所认识的那些活跃于自己领域的人,都对工作抱有相当的热情,所以才能持续到现在。他们不是为了金钱,也不是为了过好生活,而是为了能持续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才努力。就像画画对于我一样,只要拿起笔和纸来涂涂画画,我就感到十分快乐。”大桥步说,“接下来的事我也不知道,只是日本现在已趋于稳定保守,不像当年我出道的那个时代。那时候,昨天的事情在今天看起来都是旧的,有创意的工作相当有趣,大家每天都充满活力。现在的年轻人只要充满热情,机会还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