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图 《龙门胜概》拓片
下图 全本《河南通志》 | |
洛阳的文化厚重在哪里?在民间!这一点,从18日三砚居·八方阁鉴宝中心举行的鉴宝活动中可见一斑:这一期的鉴宝活动中,洛阳藏友带来的三件藏品,就连见多识广的文物鉴定家曹洪志、玉器鉴定家李彦君、书画鉴定家夏天星都啧啧称奇,感叹不已。
《龙门胜概》还原不一样的龙门胜景
对于龙门石窟及其周边的景色,每一个洛阳人都不陌生,然而,你知道几百年前龙门石窟是怎样一幅景象吗?
18日上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带来一幅保存完整的拓片,这幅拓片长132厘米,宽72厘米,只见拓片下方是龙门山色图,石窟、寺院、阶梯、山石……历历在目。图画的上方,密密麻麻排列着200余字关于龙门景色的描述,拓片上方正中位置,有每字如小孩拳头大小的“龙门胜概”四个大字。
与现在的龙门石窟相比,图中的龙门石窟颇有些蓬莱仙境的意味:龙门山云雾缭绕,石窟下怪石嶙峋,在现在卢舍那大佛所在的位置,有气势恢弘的建筑;在现在香山寺所在的位置,在图中则是一处占地极广的庙宇群……
因为拓片年代较久,上面的文字略显模糊,有一部分还脱落了,需仔细辨认。
老人说,这幅拓片是家传的。据他所知,原来在龙门石窟有这么一块《龙门胜概》碑。这块碑至少在民国以前就有了,因为清末有文人题字时,就有了“龙门胜概,伊阕云连”的说法。
这块《龙门胜概》碑是干什么用的呢?据他研究,这应该是一幅当时的“龙门导游图”。现在龙门石窟的导游资料种类繁多、花样百出,但古人没有这个条件,于是有人刻了这块碑,游人来了看到碑文便一目了然。
他说,这块石碑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据说是有一年伊河发大水把石碑冲走了。
正因为石碑不复存在,所以保留着石碑全貌的拓片就显得弥足珍贵。
曾经在天津市文物局任职的曹洪志对保存如此完好的《龙门胜概》拓片赞不绝口。他说,龙门石窟是全世界的财富,关于龙门石窟的历史资料、文化留存只要一出现就倍受关注。特别是实物已经缺失的,哪怕是照片,现在也难得一见,想不到洛阳民间还收藏着这么珍贵的物品,太难得了。
李彦君说,《龙门胜概》拓片传世不多,不过他此前有幸见过一幅,就在今年年初江苏省拍卖总行的拍卖会上。这类拓片的史料价值远远高过其市场价值,对于龙门所在地的洛阳,其价值就更高了。
全套官方教材还原旧社会教育状况
就在专家们对拓片议论纷纷时,另一件更有分量的藏品闪亮登场:一位藏友带来了一大摞保存完好的古籍。书画鉴定家夏天星仔细翻看后惊呼:这不是清朝的官方教材集吗?
这套书共六册,包括告示、《说唐诗》全本等。夏天星说,这套书均为康熙年间官方印制,虽然过去了近400年,其纸张仍很有张力,无散墨、脱墨迹象,保存十分完好。因为人们对科举制度非常熟悉,以为旧社会的学生只读四书五经,其实,学生们还要学习朝廷的各种制度、规章,这套书应该是旧社会私塾所用的教材。
这位藏友也没想到自己保存的书籍这么有价值,他说,这套书是家传的,家里的人费尽心力才得以保存至今。
全本《河南通志》再现河南社会面貌
鉴宝活动进行到12时左右,一套书籍的出现,让前两件宝物相形见绌,一位藏友带来了全套《河南通志》!
这套通志的印制年代仍待考证,但为其作序的,包括清顺治及康熙年间的各级官员,这些官员上至右副都御史(相当于现中纪委副书记),下至河南府尹。
经专家鉴定,这又是一套官印的地方史志,该书内容从地理区划、历史典故到地方特产、生活习俗,无所不包。
这位藏友说,他老家在偃师市,父亲长期从事史学研究。20世纪80年代,他父亲到北京时,一位大家得知他父亲正在寻找当地的文史资料,就送给他这套书。他曾带着这套书到省图书馆,相关专家告诉他,省图书馆也有一套《河南通志》,但没有他这套全。专家还告诉他,整个河南省现在保存的全本的《河南通志》也不会超过12本!
几位鉴定专家也认可了这位藏友的说法。他们说,这样年代久远且保存这么完好的地方史志,多是在官方的图书馆或学术研究机构,他们初步认定,这套书在市场上起步价至少在50万元人民币!
曹洪志感慨地说:“成套书籍的保存,难度非常大,民间能有这样的藏品,太罕见了!都说洛阳文化厚重,此言诚不我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