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7版:洛阳·聚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这些“热行当”,很火
这些“热行当”,渐远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 年 6 月 30 日 星期    【打印】  
这些“热行当”,渐远
  记忆中的冰棍儿车。 (资料图片)
  收费、免费的茶摊儿难得一见。(资料图片)
  现象一

  冰棍儿车无踪迹 

  昨日,天气闷热。我们在老城、瀍河的各个小巷,寻找曾经大受欢迎的冰棍儿车摊,一直未能找到。一些老年人说:“冰棍儿推车?近10年来都见不到了。”

  白色的车体、扶手,可以被推着满街走。推冰棍车的小贩们,通常在扶手上搭一条毛巾,用来擦汗;拴一个水壶,用来喝水;挂一个布兜,放顾客随手剥下来的冰棍儿包装皮。车内铺有厚厚的棉褥,以隔绝热空气。

  商业部门一位退休职工说,老式的冰棍儿车,天热时在大街小巷穿行。小贩们从厂家批发冰棍儿后,到街头销售。鼎盛的时候,市区的冰棍儿小车有上千辆。天热的时候,一辆车一天大概能卖10块钱冰棍儿。但随着冰柜、街头小店铺的兴起,冰棍儿车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

  老式冰棍儿车里的冰棍儿,因为冰冻效果差,以冰为主,不像现在有奶油、巧克力等丰富的品种,这个“热行当”留给人们的记忆是凉丝丝的甜。

  现象二

  茶摊儿难寻觅

  当年,在市区公园门口、商场门口、主干道路口,茶摊随处可见:一张小桌子,几张小凳子,摊主摇着扇子,热情地给口渴、歇脚的顾客沏茶。大热天,热茶同样解渴、受欢迎。

  然而,现在,这个“热行当”也已经成了记忆。街头店铺林立,纯净水、瓶装水以及各种饮料琳琅满目,茶摊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现在所保留的茶摊,基本都是相关部门或组织,义务为市民提供方便,或者一些室外作业的单位为职工提供的茶水供应点。

  康乐食品公司一位职工说,20世纪90年代初,在百货楼一带摆茶摊,一杯茶三五分钱,星期天逛商场的人特别多,一天能卖几百杯。

  现象三

  胶鞋修补匠失业了

  俗话说“入伏三场雨”,10多年前,在农村、城市郊区,一到天热,就要买胶鞋,以备三伏天出门穿。在乡镇的大商店,胶鞋也是每年的必备货。

  “未雨绸缪”,胶鞋的广泛使用,带活了修补胶鞋的“热行当”。修胶鞋的师傅,经常骑着自行车,带着工具,走街串巷,修开胶、裂底的胶鞋。

  现在,随着“村村通”、“户户通”的逐步实现,供销社、商店渐渐不再卖胶鞋了。即便有穿胶鞋的,也嫌修补麻烦,修补胶鞋这一行当也渐行渐远。 

  现象四

  芭蕉扇生意淡

  过去,芭蕉扇是市民用来消夏的重要工具。

  昨日,记者走访我市10多家杂货店,发现仅有一家有芭蕉扇出售,其他商家则以销售塑料扇子和竹篾扇子为主。一位销售塑料扇子的店主说,现在,夏天用扇子的人越来越少,不少人把其当做工艺品做装饰用。芭蕉扇在农村还有人买,在城市基本没有市场。

  在关林批发市场,也只有个别商家销售芭蕉扇。做扇子生意的周女士说,现在芭蕉扇越来越少,即使是农村市场,现在也在萎缩,有时候一天也卖不了一个。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