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洛河市区段接连发生男童溺水事故,鲜活生命的逝去让暑期学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儿科专家建议家长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并学习一些意外伤害时的急救知识,为孩子的安全保驾护航。
提高警惕 享受安全假期
据河科大一附院骨科博士熊明月介绍,目前,意外伤害占儿童死亡总数的26.1%,已成为儿童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像摔伤、溺水、动物咬伤、交通意外伤等都属于意外伤害。
河科大二附院儿科主任王北海副主任医师表示,每年暑假因意外伤害前来就诊的儿童特别多。6至10岁的儿童多是被动物咬伤,10至14岁多是摔伤、扭伤、溺水,交通意外伤则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发生。
突发意外 正确运用急救知识
一旦孩子受到了意外伤害,家长如果能够及时正确的处理,就能为医生的进一步治疗赢得有利时机。据王北海介绍,一些基本急救常识很容易掌握,且只要在受伤初期实施有效的救治,就能把伤害降低到最大程度。像遇到孩子擦伤,如果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碘酒或是酒精涂抹伤口周围的皮肤,再贴上创可贴。如果遇到肢体出血,要学会先止血,对于小面积的出血可以用手按着伤口,大面积的血管损伤要在相应的近端部位用绳子、皮带等进行结扎,并马上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如果被猫、狗等宠物抓伤,可用大量的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但不要包扎伤口。对伤口初步处理后,要立即带孩子去医院或是防疫部门注射狂犬疫苗。
孩子摔伤骨折时,先要用木条、树枝等进行捆绑固定,不要让骨折部位随意移动,也不要试图把变形或弯曲的肢体弄直。
烧、烫伤可以先清洁创面,去除污染物。不要用冰块冷敷伤处,也不要在伤处涂抹植物油或者其他油脂,用清水冲洗受伤部位后要立即送到医院救治。
安全不容忽视 教育不能放松
安全问题始终威胁着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减少儿童意外伤害需要家长、孩子和社会三方努力。王北海表示,现在很多家长只顾孩子的分数教育普遍缺乏安全教育意识。家长本身首先要树立意识,不要“说的多、做的少”,要学习掌握一些基本安全知识或救生技巧,并通过身体力行的安全教育,来发展孩子自身的主动预防伤害能力。只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重视安全教育,才能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安全知识教育氛围,从而尽量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