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四轮点球大战结束后,率先罚球的乌拉圭队以3∶2暂时领先。关键时刻,乌拉圭队老射手阿布鲁用一记令人颇感吃惊的“勺子点球”,将本队送进半决赛。
这种点球之所以被称作“勺子”,与其皮球的飞行轨迹息息相关。不过,国际足坛通常称之为“帕年卡点球”:前捷克斯洛伐克“勺子王”帕年卡首创这种极具观赏性的点球技巧,并用它在1976年欧洲杯决赛击败前西德,帮助捷克斯洛伐克取得史上唯一大赛桂冠。
令球迷印象最深的“勺子点球”,恐怕要数2000年欧洲杯半决赛,托蒂在点球大战中攻破范德萨十指关的那粒点球。在意甲联赛中,托蒂也多次使用这一罚球技巧,“小勺子”甚至成为罗马队队长的金字招牌。其实,身高腿长的阿布鲁也“深谙此道”:在2007年美洲杯半决赛中,乌拉圭队与巴西队点球决战,下半场打入扳平球的阿布鲁踢出“小勺子”,戏耍了巴西队门将塞萨尔。
与2007年没能挽回乌拉圭队失利命运不同的是,这一次,阿布鲁的“勺子”为球队带来了胜利。对此,乌拉圭队主帅塔瓦雷斯则表示他根本不担心爱将会失误:“他干过很多次。阿布鲁要求最后一个踢,我相信他有独到之处。我一点都不担心,他很酷。”
其实,苏亚雷斯关键时刻的“一手擎天”也在世界杯史上有迹可循。在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上,在阿根廷队与波兰队的比赛中,波兰队传奇球星拉托头球攻门,阿根廷队守门员已经失位。危急之际,肯佩斯像排球运动员一样,用敏捷的托球动作把皮球托出球门外。随后,波兰队球员罚出的点球被阿根廷队守门员成功扑出,阿根廷队以2∶1战胜波兰队,并最终获得当年世界杯的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