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笸坐笸不算大,里面坐个胖娃娃。男娃娃、女娃娃,东家用毕借西家。二代传用再擦擦,功劳簿上得写它。”这是豫西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民谣。
坐笸对于我们这些80后来说,并不陌生,小时候我就用过,但现在不多见了。女儿六个月时,她爷爷将老家收藏的坐笸带了过来。刚开始,我对这东西很排斥,不想让孩子用。因为这个坐笸据说是她爷爷小时候坐过的,已经坐了好几代人了,看上去黑乎乎的,跟“古董”似的。孩子有好几辆婴儿车,躺的、坐的,既时尚又漂亮。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我不想让她坐在这脏兮兮的东西里面。
孩子的爷爷细心地将坐笸刷干净,看上去顺眼多了,我也渐渐发现,坐笸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坐笸多用硬杂木制成,既稳当又实用。孩子在里面可坐可站,自由自在地动来动去,还不会摔出来。这样,大人可以腾出手来干其他的事。它还有专门的排尿“装置”,孩子坐在里面不容易尿湿裤子,而婴儿车和它相比,就没有这么实用了。
后来,我听老人们说坐笸是非常讲究的。过去它是在给老人做寿材时才做的,寓意一生一死,祝福孩子健康长寿。坐笸外借也是有说法的,譬如张家借李家的坐笸,必须由张家去搬,不能由李家送过去。而张家用完后,可以再借给别人,但都是由用者去搬。若李家想收回,则需要他自己去搬回来。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就不清楚了。
(瀍河回族区人大办公室 阎秀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