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两者本非同“根”生,放在此处与微观财经界的一些“是非”有关,也与宏观经济界的一些政策风向有关,还与我们本期策划的一些主题新闻有关。
所谓的“是非”,是指一些“虚假”的东西浮出水面——最热的当属财经界名人唐骏的“学历造假”事件,虽然目前还没盖棺定论,但这位“打工皇帝”惹得一身臊已是必然。与之遥相呼应的则是来自中国的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当属素有“十年磨一剑”之称的创业板。
造假上市、恶意圈钱、虚做业绩……当这一系列“黑色光环”笼罩创业板时,人们不禁为之惊呆,难道这就是有“东方纳斯达克”之称的中国创业板吗?几个月前年报公布时,“网宿现象”成为一个重磅炸弹,一批创业板企业在上市前连续几年业绩倍增,上市后增速大幅放缓甚至下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网宿科技,其包装上市痕迹明显。而随着中报不断临近,近期一些创业板已经提前低下了“高昂的头”,因为假的就是假的,市场是最有力的纠正器。
潮水退后,才知道谁在裸泳。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泡沫破灭就是一个先例,中国的创业板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为了上市,创业板企业可以在财务上做三年的假账。但再往后呢?他又能再做多长时间的假账呢?或者说,当他们在资本市场上已经圈得巨额资金之后,他们还有没有做假的必要。因此,或许半年,或许一年,做假者终将会被打回原形。对监管者而言,如果能向中国足球一样下狠心在股市中打假,未来泡沫的破灭将可能化于无形之间;而对于投资者而言,一定要提防自己成为裸泳者,面对虚假公司,最好的办法应该避而远之。
政策之风正在回暖。与上半年风声鹤唳的从紧货币政策不同,近段时间高层密集调查实体经济被市场认为是政策放松的一种信号,于是上周五股市也出现了破天荒的放量大涨。其实,管理层重新审视货币政策也是符合时宜的:一方面,2010年已过一半,紧缩的货币政策到底效果如何,需不需要继续执行有必要重新论证;另一方面,一系列经济数据表明国家防止经济过热已经初显效果,眼下到了需要在防止过热和过冷之间进行抉择的时候。
到底结局如何?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最近的一系列行为基本符合管理层的作风,更符合温家宝总理在年初对整个今年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基调——“因时而动”,因为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复杂的一年,所以要“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而眼下,经济既不能过热,也不能过冷,因此货币政策也就需要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