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回顾】九二式重机枪是日军在二战时期的制式自动武器,其装上防火帽以后,整体外观构成一只“斗鸡”模样,加上枪声另类,所以又被称为“鸡脖子”。
“鸡脖子”主要是从外观得名的。一定的外表,必定反映着一定的内涵。那么,就让我们透过 “鸡脖子”的外表,来看这只“斗鸡”的内涵吧。
枪械作为一种专用的机械系统,其外表往往集中地反映出设计者的思想观念以及技术战术观念。从“鸡脖子”的外观和整体造型布局可以看出,其总体上仍然反映了“歪把子”所具有的一切特征。例如,枪口部分加工出螺旋状的散热片,枪管的后半部分加工出光滑表面,但是这一段表面光滑的枪管又套装进了带有更大螺旋状散热片的枪管套之中,从外观上看,这两部分螺旋状散热片连成一体。
日军对机枪的散热片极其感兴趣,但对防火帽却无兴致。“歪把子”和早些时候的三年式重机枪,都没有防火帽,“鸡脖子”在最初设计上也没有防火帽。“歪把子”刚设计出来时,枪声很大,枪口焰也很大,从枪械技术与战术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个缺点,因为打起枪来对射手以及机枪旁边的人的耳朵、眼睛等感官刺激很大,然而日本军方不这么看。他们认为,战场上生命的安全性尚且已经降到了最低限度,枪声、火焰对人员感官的刺激实在微不足道,倒是爆裂的枪声、猛烈的火焰,反而给己方人员的心理造成一种震撼,可起到鼓振士气的作用。至于后来在九九式轻机枪和“鸡脖子”上装防火帽,实在是为了抑制硕大的枪口焰,以利于夜间瞄准射击的不得已之举。
当然,给研制的枪械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外形,也绝对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其中自然会包含着鲜明的思想性。日本的枪械技术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军国主义所固有的极端意识形态。不管“鸡脖子”采用和借鉴了多少别国机枪的结构和特点,它的外观造型看起来都和别的机枪不一样。为什么非要“独树一帜”,其缘由绝不仅仅是可以用追求技术上的“标新立异”来一言概之。事实上,“鸡脖子”的内部结构无非就是法国“哈奇开斯”机枪的翻版,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创新之处,然而其外观造型却与“哈奇开斯”大相径庭。究其原因,还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观念作怪,力图通过外形上的不一样,造成人们认为其内部结构和性能的“不一样”,进而在军队中造成这样一个心理等式:
外观造型不一样
=内部结构不一样
=战技性能不一样
=比别人强
日本军国主义决不允许日军中出现法国人的“哈奇开斯”,更不允许其军队中出现水冷式的“马克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