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口味,有人是无辣不下饭,有人是不甜不香,有人则是越酸越好。这样的偏好是否有利于身体健康呢?
涧西区的郭女士致电本刊,说她前不久看了一篇文章,其中介绍,爱食甜食者多是因为脾虚。那么,生活中少不了酸、甜、苦、辣、咸,爱食其中一味,是不是都和相对应的五脏有关。
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未病咨询中心主任赵继红介绍说,中医认为,酸、苦、甘、辛、咸五味,分别与人体的肝、心、脾、肺、肾相对应。适当吃这五味,会对内脏有一定的补益。如果过量,则会伤及内脏。如脾虚的人适当吃些甜食,对脾虚会有一定补益,但若食之过多,反倒会伤脾。其他四味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人们在选择食物时,要尽量做到五味调和,这样有利于健康。如果过分喜好某一味,可能会引发疾病。
药物也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但药物的五味不仅仅是指味觉上的,而且也指它的药性。不同的味道作用于人体,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也会获得不同的疗效。
酸, 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用来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等的药物多具有酸味,此类药物关键在于对收敛、固涩的功效把握。
苦,具有清泄火热、通泄大便、清除燥湿等作用。清热泄火、润肠通便、清除燥湿的药多为苦味,如黄芩、栀子、大黄、半夏等。注意这些药物需遵医嘱,切不可轻用。
甘,有补益、和中的作用。当人体正气虚弱时,需要滋养调理,多用甘味药。甘草、熟地、人参等都属甘味药,适当服用对人体有补益的作用。
辛,能发散、行气、行血。解表、活血的药物多为辛味,如木香、川芎等药。这类药物过多服用会伤气伤阴。还有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药也属辛味,有芳香辟秽、芳香化湿的作用,但也不宜过多使用。
咸,有软坚散结的作用。用来软化坚积、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属咸味,如大青叶、玄参、紫草、青黛、白薇等。这些药都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如果对症服用,没什么大问题,但若过多服用,则会伤及脾胃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