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12版:三彩风·随笔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凡圣之间
她在,家是暖的
花瓶碎片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0 年 7 月 26 日 星期    【打印】  
若有所思>>>
凡圣之间
□郑 征
  身为洛阳人,龙门石窟就算在家门口了。然而四十年来,我去过的次数,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

  都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却不是因为熟悉,而是因为,不自在。那么美的卢舍那大佛,却让我不自在。具体地说,是卢舍那的目光和微笑让我不自在。

  作为龙门的标志,卢舍那佛像有“中国最美的大佛”之称,线条丰满圆润,神情悲悯祥和,嘴角含着一抹微笑,目光仿佛洞穿了天地万物、芸芸众生。

  可每当被这目光所笼罩,我心中顽固地只浮现着一个词:自惭形秽,仿佛心中的角角落落,所有的隐私,哪怕一点点秽迹,都被这目光一览无余。浮躁,怯懦,狭隘,自私,或隐或现的欲望,都没个躲藏处。于是,我总在下意识地躲避这目光。

  卢舍那嘴角的微笑,也那么意味深长。这是自信的笑,因了普度众生的大愿;这是豁达的笑,因了看破生生世世的劫数;这是悲悯的笑,因了红尘众生迷而不觉,堕入轮回,苦乐不分。

  每当沐浴了这微笑,我也不甚自在。笑纹漾开来,分明是在笑我,笑我贪,笑我嗔,笑我痴。

  我多想大大方方,自自在在,哪怕是在圣者的注视之下。可我只是个凡人,平日里装装可以,但如果被直指内心,还是不免露怯。我向往佛菩萨或者圣人的境界,大彻大悟,至真至善,无欲无求,无私无畏,可我终归是个凡夫俗子;身为凡夫,每日在红尘中熬日月,又不甘心浑浑噩噩,或为名为利蝇营狗苟,偏偏还存着那么一点形而上的追求。于是,只有挣扎,总在挣扎。

  按照佛家的说法,只要皈依佛门,勇猛精进,境界就会一层一层地升上去,直至发生质变,由人而佛,所谓“超凡入圣”。超凡入圣,难哪。并非红尘中的一切都值得留恋,但总有些东西难以割舍。

  前不久到天水,朝拜了和龙门同列中国佛教四大石窟的麦积山石窟。秦岭群山环抱,又值烟雨空蒙,让我们有幸领略了著名秦州八景之一的“麦积烟雨”;而更有幸的是,蒙天水市有关方面的协调,石窟管理部门特地为我们开放了平日紧闭的第133号窟,又让我们见识了著名的“东方的微笑”。

  在洞窟一隅,灯光亮处,塑着一个青年僧人,不足一米高,站在佛祖的侧前方。他是释迦牟尼的弟子阿难,正在聆听佛陀讲经说法。只见他歪着脑袋,侧耳谛听,若有所思,似有所悟,仿佛听到佛法极妙之处时心领神会,情不自禁地嘴角上翘,秀目微垂。我蹲地久视,被这微笑荡漾得心醉神迷:阿难啊,在佛祖天花乱坠的说法中,在那无比神秘的一刻,你达到了怎样超凡入圣的大境界?悟到了怎样圆满无碍的大智慧?

  这一刻的笑,分明是通了神的,是那样圣洁,圣洁得叫人绝望,因为高不可攀。

  这是我的解读。

  也听说了另外一种解读:这只是一个出家不久的小沙弥,他的微笑缘于听经时思想在开小差。

  开小差?亲聆佛陀讲经,这是怎样的机缘,他竟然开起了小差?

  那又如何,他就是在开小差。

  那么,那一刻,这个邻家大男孩般淳厚朴实的青年,想起了什么?是慈母殷殷的叮嘱,是伙伴之间有趣的游戏,还是青梅竹马的她,临别时那娇俏的回眸一笑?

  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他笑了,好像身心舒泰,毫不造作地笑了。虽然一笑千年,名闻遐迩;也似乎只是庸常,庸常得令人觉得可攀可比。

  这两种解读,也介乎凡圣之间。似有云泥之别,但也似乎难分高下。

  一个声音说,严于律己,努力向善,该舍要舍,无怨无悔,迈向圣人境界;另一个声音说,活在当下,及时享受,管什么清规戒律,想什么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就好。

  一个老成的声音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鱼少水,斯有何乐;一个开朗的声音说:我只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西谚有云:像上帝一样思考,像市民一样生活,轻易地就模糊了凡圣之间的鸿沟。模糊归模糊,鸿沟仍强大地存在着。东方的哲人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看来,随波逐流总是容易,超凡脱俗最是艰难。

  追求快乐,是人的本性。然在凡尘之中,恶与乐总是相伴相生,所谓越堕落越快乐。有道者教导我们,为善最乐,服务最乐,助人为快乐之本;但也有伟人说,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其实,总做好事也不算最难;真正难的是,起心动念,皆是善的,没有恶的。也就是说,行为上的杀盗淫好戒,意识里的贪痴嗔难灭。

  追慕圣人的境界,贪恋凡俗的快乐。就这样在两者之间挣扎,徘徊,摇摆,纠结。

  或许,这是这一生的挣扎;又或许,这是生生世世的纠结。

  难道,这就是宿命,不可破解?

  也不必如此绝望。以一介儒生而建大功业者,明代有王阳明。偶然读到王先生的诗:“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看来这位王先生是信奉“人之初,性本善”的。此诗也契合了“见性成佛”之说:众生皆有佛性,佛与凡夫,只在觉迷之间;不论顿悟渐悟,一旦破迷得悟,即可立地成佛。道家的《太上感应篇》,通篇示人趋福避祸之道,也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自古有儒释道三教同源的说法,看来三者至少在教人弃恶从善上是高度一致的。

  人生天地之间,凡圣总是浑然。为圣为贤,可能我们一辈子也达不到,但总归有个愿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努力行之,大抵是错不了的吧。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