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天空变成战场,战斗机越来越高的速度带来了新的设计问题——如何让飞行员在紧急状况下死里逃生?而二战开始出现的喷气机更增加了飞行员从损坏的战机中安全逃生的困难,要让飞行员在高速的空气动力效应和相对风速作用下脱离座舱是困难的,即使成功了,风压也可能使他撞上机尾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而设置战机弹射逃生系统,则是设计师可以应对的唯一手段。
四个发展阶段
四代弹射坐椅
弹射救生技术从上世纪中期开始应用于军机,到目前为止已发展有四代产品。
第一代弹射坐椅 弹射坐椅发展的第一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此间形成的第一代弹射坐椅为弹道式弹射坐椅,即利用滑膛炮的原理把人和坐椅作为“炮弹”射出飞机座舱,然后使人椅分离打开救生伞。
第二代弹射坐椅 弹射坐椅发展的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的弹射坐椅为火箭弹射坐椅。它的主要特征是把火箭作为弹射坐椅的第二级动力,在第一级动力弹射机构作用下人椅系统被推出座舱后,再由火箭继续推动人椅系统向上运动,使其具有更高的轨迹,并可以在更高的飞机飞行速度(1100千米/小时)下应急弹射离机。
第三代弹射坐椅 弹射坐椅发展的第三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属于多态弹射坐椅的发展时期,其主要特点是采用了速度传感器(电子式/机械式),根据应急离机的飞行速度的不同,救生程序执行不同的救生模式,从而缩短了救生伞低速开伞的时间,提高了不利姿态下的救生成功率。
第四代弹射坐椅 第四阶段弹射坐椅的发展实际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因而与第三阶段的后期相互交织在一起,平行地向前发展。它的主要特点是实现人椅系统离机后的姿态控制,其关键技术是可控推力技术和飞行控制技术。第四代弹射坐椅实质上是一个自动飞行器,主要解决高速弹射救生和不利姿态下的救生问题。
逃生程序缜密
丝毫不可大意
遇到紧急情况不得不弃机跳伞时,飞行员打开逃生按钮保险,在其按下逃生按钮后,座舱盖先炸开,然后弹射坐椅火箭点火,将飞行员弹出。舱盖炸开和飞行员弹出的时间差要严格控制在0.1秒~0.2秒。若延时过长,飞行员长时间暴露在高速风下,其面部可能被吹伤。若舱盖还没炸开,弹射器就已经点火,飞行员头部将有可能重重撞到舱盖,或导致其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