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1版:首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教育规划纲要》
为中小学生减负
偃师成“火炉” 栾川最消暑
7000只化工物料桶
冲入松花江
千年古墓壁画“复活”
本报记者目击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 年 7 月 30 日 星期    【打印】  
千年古墓壁画“复活”
本报记者目击
  宋墓壁画升上地面。
  烘烤
  刷胶
  揭取
  “田真分家”
  7月12日,我们第一次在宜阳县韩城镇仁厚村宋代壁画墓发掘现场看到这幅壁画:画面精美,但不是很清晰。近日,经过清理和加固,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壁画色彩清晰,层次分明,其上的“二十四孝图”将“元觉谏父”、“王祥卧冰” 等孝义故事讲述得十分生动。

  从27日开始,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开始揭取这些精美的壁画。28日上午9时起,历时6小时,本报记者全程目击壁画揭取过程。

  1

  为“通于神明”,宋人墓内绘“孝子图”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壁画保护室主任杨蕊告诉我们,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完成墓葬考古发掘工作之后,就开始对壁画进行清理和修复保护工作。

  工作人员首先仔细地清理掉壁画表面附着的黄土,然后对壁画起翘、脱落、空鼓部位喷淋、注射或粉刷保护药品,对壁画进行加固保护。此项工作完成之后,原来疏松、脆弱的壁画具有了一定的强度和韧性,在揭取过程中就不会脱落了。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徐婵菲介绍说,这是洛阳考古发掘工作中第二次发现绘有“孝子故事”壁画的宋代壁画墓。经过仔细辨认,墓室四壁上保存有13幅图说“二十四孝”,包括“元觉谏父”、“郭巨埋儿”、“王祥卧冰” 、“曹娥哭江”、“赵孝宗以小替大”、“孟宗哭竹”、“田真分家”、“鲍山背母”等故事。其中,“元觉谏父” 、“王祥卧冰” 、“曹娥哭江”、“丁兰刻木事亲” 、“鲁义姑姊”等画面保存完整,色彩清晰,画面精美。

  徐婵菲说,宣扬孝子故事是我国悠久的传统,历朝历代都有《孝子传》流行于世。那么,古人为什么要把孝子故事绘成图保存在墓室中呢?原因在于:孝子故事大都融入了天人感应的思想内涵,突出了由于孝行而获得来自上天的辅助或奖赏的思想。在这些世代流传的故事里,重点表现的主题已不是主人公的孝行了,而是其至仁至孝的行为产生的后果——得到神明的嘉奖。孝子故事,由此有了“孝悌之至,通于神明”的寓意。所以,人们渐渐相信,孝悌行为本身不仅能通神,孝子故事的图画也同样具有通神的功能。墓主人的亲属把孝子故事画在墓中,是期望它们能够导引或辅助墓主人到达理想中的另一个世界——天国。

  2

  揭取前,千年壁画“烤火”4小时

  28日上午,我们赶到发掘现场后,得知工作人员在1个小时前已在墓室内架起了炭火。架炭火,目的是烘烤潮湿的壁画:壁画本体含水量大,会影响加固药水的吸收。炭火炉子是那种类似烤肉用的铁箱子,被木棍和铁丝固定悬挂在壁画边。

  为防止壁画被雨淋日晒,发掘现场搭起了一个棚子,棚内的温度高达六七十摄氏度,每名工作人员都是大汗淋漓。

  杨蕊介绍说,壁画的揭取大致分清理加固、烘干、刷胶、粘贴宣纸和纱布、再烘干、揭取、固定装箱等步骤。

  由于墓室在地面4米以下,加上近期洛阳普降大雨,墓室内十分潮湿。但是,在揭取壁画之前,壁画需要被烘干。烘干,是一项技术活,需要用文火慢慢烘烤,以免影响壁画的色彩。

  烘烤壁画的同时,有工作人员开始熬胶:胶的名字叫“桃胶”,用于粘宣纸和纱布。

  为加快烘干进度,工作人员决定在铁箱子上放个箅子,在箅子上放燃烧的炭块,此举效果不错。

  28日13时,经过4个多小时的烘烤,墓室南壁的壁画终于被烘干了。

  壁画被烘干后,工作人员在其表面喷了一层化学药品,此举主要是为了保证壁画的色彩不受影响。

  接下来是刷胶。工作人员用刷子均匀地在壁画表面刷上一层桃胶,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宣纸轻轻地粘敷到壁画表面,再往上面刷胶,接着再次烘烤。

  宣纸很薄,烘烤的时间大约需要10分钟。

  宣纸被烘干之后,再刷胶水,然后把一块大纱布慢慢地贴在壁画表面,之后继续刷胶、烘烤。

  烘烤纱布大约1个小时之后,工作人员准备好铲刀、木板,开始揭取壁画。

  3

  下铲刀,如做外科手术般精细

  14时30分许,贴上纱布的壁画被全部烘干,壁画揭取工作全面展开,现场一下子紧张起来。

  虽然通过粘贴宣纸、纱布,粉刷胶水,壁画、宣纸、纱布“粘”成了一个整体,但壁画附着的白灰土层很软,揭取工作并不容易。揭取时,工作人员需要拿一块比壁画大一点的板子放在壁画前面:一旦壁画揭取下来,作为托板的木板就可以托住壁画。

  墓室的面积只有两平方米,但为了壁画的安全,必须得有5个工作人员同时在墓室工作:一个人负责铲下壁画,其他人保证壁画平稳地“贴”到木板上。

  根据事先调查,因为壁画后面的土层内有蚂蚁窝,部分壁画层已和原生土层分离。也就是说,壁画和背后的土壁已成“两张皮”。所以,负责铲下壁画的人下刀要快、稳、准,其他人要精心配合,以免壁画突然落下。

  负责铲土的“下刀老手”是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业务部主任李胜军。他拿起铲刀,在壁画东边的墓室壁上铲开一个槽子,顺着槽子在壁画后面下刀。和大家估计的一样,壁画后面已被蚂蚁“啃”空了,大家赶紧用手拖着壁画,将其平稳地放到托板上。

  工作人员通过“空中接力”,将揭取下来的壁画送上地面,放置在一块事先准备好的、包有厚厚海绵和塑料布的夹板上。然后,工作人员清理壁画上的附土,再往上盖另一块夹板,并用铁丝捆绑、固定。至此,壁画揭取工作全部结束。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馆长王爱文介绍说,这些精美的壁画将被运至该馆进行修复保护。这些壁画经过修复之后,游客不久就可在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看到这些宋代“孝子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