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1版:财富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我很富有,虽然是个“奴”
导读
银行收费缘何引起公愤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0 年 8 月 9 日 星期    【打印】  
周周侃财
银行收费缘何引起公愤
□记者 刘黄周
  近段时间,银行再度被推至风口浪尖,部分银行ATM跨行取款手续费提高一件小事引发了公众对银行各种收费项目“掘地三尺”,质疑之声此起彼伏,以致监管部门都不得不出面“调停”。

  其实,银行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运行主体,对一些服务项目进行收费本无可厚非,即便所谓的成本等原因提高收费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原本一种简单的市场行为,缘何引起轩然大波,公共的质疑情绪为何会这么高昂呢?

  首先应该认清的一个事实是,中国的银行仍具有明显的国有特色,这与西方国家的银行有着显著差别。虽然近年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革,并且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和中信、招商、民生、光大等银行站在了同一阵营。而且从理论上讲,银行市场化之后具有自主调价的权力。但对绝大多数公众而言,他们对银行市场化改革前后的认知和感受都是模糊的,在许多人看来,银行依然应该是为公众服务的,而不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事实的确如此,中国的银行即便市场化也是“两条腿”走路,即兼具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也正是因为“两条腿”走路,它们才能时刻得到国家的呵护,比如在金融危机爆发之时,它们虽然日子难过一点,但也不会像西方国家的银行那样说没有就没有了。因此,在公众的眼里,既然银行享受到特权,就不应该再“搜刮”民众。

  那么,回过头来再说说它的市场特色。既然已经处在市场化中,那就应该有市场化的特性,比如公平竞争,比如民众知情权,比如反垄断。而恰恰披着市场化外衣的银行又不是完全具备这些市场化特性,这也是收费项目引起公愤的重要原因。按照一般市场理论,谁的收费最低、服务更好,公众将会选择哪一家银行,哪家银行的经济效益就会更好,继而这种竞争可能会引发其他银行的效仿,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公众越来越受益。

  而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银行的垄断。垄断,必然会造成银行之间的竞争不充分,因此,各银行不是竞相降价,而是竞相提价。对公众而言,哪里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是“哑巴吃黄连”。即便一些中小股份制银行勇拆“篱笆”,也只是螳臂当车。因此,公众在对这些杂七杂八费用的愤怒中,也掺杂了很多的无奈。

  问题能解决吗?当然能,但不是隔靴搔痒。近期银监会发布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进一步规范服务收费行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对违反规定的收费项目,要立即停止收费”,也一度让民众拍手叫好。但其实并无实质性意义,虽然银行收费项目繁多,且时不时再涨涨价,但基本上都不会超过监管部门的规定,更不会违规收费。

  因此,监管部门应该从公众的角度考虑去“下狠手”,让银行不是只盯着普通大众口袋里的那点钱,而是通过主营业务去提高经济效益。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