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16日再度聚焦收入分配改革,并援引学者建议:降低社保缴费比例,让企业省下钱来给职工涨工资,而社保缺口则由国企分红来填补。
该报称,改变当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劳动者报酬,让社会财富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提高工资“税前计提”标准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指出,目前,工资收入在生产要素中的分配比例偏低,仅占企业运营成本的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50%的比例。因此,增加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是合情合理的。
针对涨薪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压力,财政科学研究所国有经济研究室主任文宗瑜认为,财政税收政策应发挥积极作用,为企业减轻税负、缓解压力。比如,分类提高并明确可税前计入成本的月工资标准,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应大幅提高这一标准;对于企业提高低收入员工工资,实行减税奖励;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实行员工社保的财政补贴等。
社保公积金占去工资40%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是收入分配改革一个行之有效的做法。
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说,目前各地城镇职工的社保缴费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企业和职工各负担多少有一个大致的比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加上住房公积金,大约占了个人工资收入的40%。也就是说,劳动者报酬中相当一部分都缴到社保那儿去了,除了住房公积金买房的时候可以花,其他部分都变成了无法支配的收入。政府应当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降低企业和职工缴纳比例,企业省下来的钱就可给职工涨工资,职工省下来的钱就变成了可支配收入。
也有人担心,政府增加对社保投入,钱从哪里来?对此,白重恩建议,应当通过增加国有企业分红来补充。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所获得的高额利润不应完全归企业支配,而应当上缴国家作为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这部分收入可用来作为政府对社保的投入。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