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场、大超市给人的印象是现代、便宜。然而,您也许不知道,这些经营场所大是大,却也和消费者“斤斤计较”,甚至悄悄占了消费者的便宜。
找钱“四舍五入”,超市常赚“零头”
在超市购物时,很少有人会带分币。可是,超市内的商品定价却常精确到分。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我市沃尔玛超市、丹尼斯量贩、大张量贩、王府井超市、家乐福超市和华润万家超市,实地探访超市是如何对待货款中的分钱零头的。
在丹尼斯量贩和家乐福超市,多种蔬菜、水果的定价都精确到分,但商品的总价标签上却没有分钱的零头。这些零头到哪里去了?
先说丹尼斯超市。记者发现,这里的电子秤在为商品称重后会出现两次价格:第一次带有分钱零头,第二次则没有。“分钱哪去了?”记者询问负责称重的工作人员。“我们在秤上直接帮您‘四舍五入’了。”工作人员回答。“如果5分钱的零头被算成一毛,你们不就多赚了?”记者追问。但工作人员没有回答。
再看家乐福超市。记者翻看了10余张称过重量的商品上的总价标签,没发现有带分钱零头的。但负责称重的工作人员说:“我们没有在秤上‘四舍五入’,总价有分钱零头,只是你没看到而已……”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消费者。大家都表示,商品定价既然精确到分,就该如实计价和找零,超市擅自“四舍五入”不合适。
市工商局一负责人说,超市应当主动给消费者找零。如果超市在不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直接将商品总价中的分钱零头五入,就有悖公平交易准则,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记者还发现,也有几家大超市比较“大方”,对商品计价时一律舍去分钱零头。
先提价再“优惠”,卖家比买家精明
前不久,西工区一大型商场举行“消费满100元送56元购物卡”促销活动。市民马先生在该商场花358元购买了一件衬衣,获得168元购物卡。
但是,他和家人逛遍了商场也没找到标价低于或等于168元的商品。无奈之下,他又拿出90元,购买了一双标价为258元的帆布鞋。
几天后,马先生再次来到该商场,他发现自己几天前买的那款衬衣现在只卖250元一件。还有更让他感到窝火的:他买的那款帆布鞋,当天的标价为168元。“优惠活动举办期间,我买衬衣和鞋子花了448元;促销结束了,买这两样东西只需418元!这算什么优惠活动?”马先生说自己“被商家涮了”。
市工商局一负责人说,很多商品标签上的价格只是厂家给出的参考价,商家对商品的定价通常会低于参考价。到了节假日,超市、商场经常搞看起来折扣力度很大的优惠活动——这个“优惠”,是建立在参考价(也被商家称为“原价”)基础上的。所以,“优惠”过的商品比平时还要贵不奇怪。
对此,国家发改委制定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规定》有具体规定:原价是指经营者在本次降价前7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
返券促销,须防四大陷阱
“消费满×××即送代金券”的促销活动很常见。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中心工作人员提醒广大消费者:返券促销常有陷阱。
陷阱一:为获券陷入循环消费
上周末,张女士在我市某商业步行街一商铺花299元购买了一条裙子。当天,商铺推出“消费满100元送100元券”促销活动。张女士认为,她已经花了299元,商家应该送她300元代金券,她就能再买一件300元以内的衣服。可是,结账时,商家只给了她200元代金券。店老板告诉张女士:可以再购买其他商品,消费总额达到300元以上后,可以再得一张100元代金券。问题是,这家店内最便宜的商品也在200元以上。张女士后悔不迭。
陷阱二:利用返券清理底货
商场搞返券促销了,赶快去买心仪的衣服!哎呀,商家说那些咱相中的衣服都卖完了!真的?没那回事!
很多商家会利用促销返券活动清理底货:只有不好卖的旧款服装参加活动,新款都不会参加。因此,消费者很难在促销活动中选到自己满意的商品。
陷阱三:代金券使用限制多
几乎所有代金券的使用都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一点,在记者的走访中得以证实。注意:商家在开展返券促销时,往往不作详细说明;当消费者拿着代金券准备购物时,常被商家告知“本柜台不参加活动”或者“买这款商品不能使用代金券”。
陷阱四:代金券购物不享受“三包”
不少商家会说返券活动中的商品属处理品,拒绝提供“三包”服务。还有商家以“本店拥有最终解释权”、“返券打折商品概不退换”等霸王条款限制消费者退换货自由。但您要注意: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买特价商品同样享受“三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