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一是神是人的争议,已经可以划上句号。但对于李一事件的反省,仍在持续发酵中。21日又曝出多位名人为李一推波助澜的新闻,报道里许多姓名都是家喻户晓。
翻开这么多年林林总总的“神仙”花名册,就可发现,每个“神仙”背后都有一个或多个吹鼓手。曾经看过一篇关于气功“大师”严新的报告文学,里面就记载着诸如“缩地千里”、“跨洋发功”之类的“真人真事”。假如论神通广大,恐怕连李一都得甘拜下风,但比起吹鼓手阵容的豪华程度,那严大师又远远不如了——如今的“神仙”们也与时俱进,告别了小打小闹和零敲碎打,走的可是高端路线和高科技路线。
名人之所以成了“神仙”眼里的人参果,全赖名人效应的强大。“神仙”深知抓住一个名人,比修行千年更有用,拼命向名人抛媚眼。问题是想傍名人的人多的是,“神仙”为啥总能独占鹊枝?常人们也未必会去相信水下生存两小时之类的神话,名人却常常深信不疑。瞧瞧李亚鹏为《世上有没有神仙》一书所作的推荐语:“这是对一次探索生命奥妙之旅的记录,它的价值在于这是真实的、客观的。作为一名见证者,我想我有权利和义务这样认为。”——我说“靖哥哥”,假如你的粉丝因此信了李一的那套玩艺,你也该负几分责任吧?
有人说名人会迷“神仙”,是因为信仰贫乏,拿虚无缥缈的仙界当作追求;有人说没那么严重,只不过是养生热盛行的产物罢了。还有马云这样的,只是想“换个环境”。那么多的原因,足够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分析个几天几夜了。但实际上李一能成为“当红神仙”,不在于名人个人的喜好,而在于名人对于公众的态度。正是因为一些名人不负责任、不讲科学的推荐、宣传和鼓吹,把李一扶上了神位。
因为是名人,一言一行往往会放大成社会行为,影响一大批人,比起常人自然就要多了几分责任。因为多了几分责任,你的推荐或者表态就得多几分慎重。这也算是名人的职业道德吧。咱不指望你是道德完人,你也不可能通古博今无所不晓,买到假货、上点小当的概率,未必比常人少几分,既然如此,当你要对公众发声时,多点慎重,这要求不过分吧?
至于那几位本着“利益交换,合作双赢”的目的,和“神仙”们结成了盟友关系的名人,就无须向他们灌输什么“责任论”了,因为他们和“神仙”坐在同一条船上同生死共进退,“神仙”有什么责任感,他们也只能有什么样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