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抗战最艰苦的1944年至1945年,为解决抗日军民武器短缺的问题,洛阳地下党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在日寇眼皮子底下建立起了一个秘密造枪厂。
短短一年零两个月,这个造枪厂在人员、物资极度紧缺的情况下,冒着巨大风险,造出步枪300余支,手枪40余支,轻机枪8挺,弥补了我抗日军民武器装备的不足。
杂货铺背后的造枪厂
1944年5月,洛阳沦陷后,反抗的烽烟不但没有平息,反而越烧越烈。
在洛阳与孟津交界处的邙山沟里,地下党拉起了一支抗日武装大队。随着队伍的发展和战斗规模的不断扩大,武器短缺成了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对这种“非正规军”,上级拨付的经费有限,几乎不可能装备武器。
当时,武装大队所用的枪支都是从民间凑集的“老土造”,打个兔子什么的都费劲,更不要说跟装备精良的日本人打仗了。
“老土造”质量差不说,多数因年久失修,甚至都快没法儿用了。
没钱买枪,抢敌人的枪难度太大,战斗又得继续,于是,武装大队的领导就决定自己造枪。
1944年7月,一家名为“光明杂货铺”的新店铺在金村镇(现平乐镇金村)开张了,这个铺子实际上是一个物资“中转站”,而造枪厂厂房在梁家凹(现白鹤镇曙光村)。
修械所的人才再上岗
造枪是个技术活儿,一般人是干不了的。
好在武装大队就有一个现成的人才,他就是屋鸾村的韩学彦,这是个老造枪工,附近的“老土造”基本上都是他造的。
仅靠他一个人造枪是不现实的。武装大队又把目光瞄向了原国民党修械所的一些“下岗工人”。驻洛国民党军队撤退后,这些原本为国民党军队维修枪械的工人回到了家乡,刚好被武装大队招揽过来。
为了解决这些工人的后顾之忧,武装大队通过“光明杂货铺”,利用统战关系,从日伪乡、保弄来粮食,到市场出售,所得款项用来解决工人的薪金问题。
而造枪使用的工具,则全是工人们自己带来的。
就这样,在极度艰苦的情况下,造枪厂悄悄地开张了,韩学彦任造枪厂厂长。
从修枪到造枪
造枪厂刚成立时,主要是维修旧枪。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枪支短缺的问题,于是,武装大队决定改修配为生产,并以生产为主。
生产环节的首要问题就是钢材。很快大家想到一个办法:没有枪自己造,没有原料扒铁道,没有子弹向敌人要!
所谓“扒铁道”,就是扒陇海线。这时,陇海线洛阳段已经被日军控制,其钢轨是现成的钢材。扒了铁道,不仅解决了造枪厂的原料问题,也破坏了日军的交通,一举两得。
扒来的钢轨被运回造枪厂,通过自制的炼钢炉熔炼后用于生产。
有了源源不断的原料,造枪厂的规模迅速扩大。到1944年10月,造枪厂厂房已经占房7间,大窑2孔,工人达80余名,并设立了短枪、步枪、机枪3个班,每个班由一名技术熟练的工人负责,形成了分工明确的流水生产线。
这些枪流向哪里?
那时人多枪少,造好的枪如何使用和分配呢?
原来,造枪厂有着严格的制度:武装大队凡需要修换枪支的,必须先到队部开条,经批准后送到造枪厂,交旧领新。
从1944年7月到1945年9月,造枪厂共造出步枪300余支,手枪40余支,轻机枪8挺,不仅能满足武装大队的需要,还有富余。
多出的枪支,他们通过洛阳地下党,支援豫西南抗日根据地。据统计,从这个造枪厂流向根据地的枪支包括轻机枪3挺,步枪、手枪共计80余支,有力地支援了整个豫西抗日队伍的抗战活动。
保卫造枪厂的3次战斗
在日军眼皮子底下“明火执仗”地造枪,终于引起了日寇的警觉。敌人曾3次突袭造枪厂。
第一次袭击在1944年8月,造枪厂投产刚一个月。得到汉奸告密,敌人组织队伍进行围剿。好在武装大队及时获知了情报,将工人及工具进行了转移。
造枪厂转移到立射庄西沟,不久又被敌人发觉。10月的一天,400余名日伪军包围了造枪厂,一些武装大队队员和工人被堵在窑内,情况十分危急。大家都拿起手边的枪,跟敌人战成一团。不久,孟津区党委书记朱吉甫带了300人来解围,四乡群众纷纷助战,敌人丢下10多具尸体后仓皇而逃。
为此,豫西抗日一支队司令员皮定均亲书“杀敌有功”四字,传令嘉奖。
次日,为了保证安全生产,造枪厂又迁往新庄后寨营。
1945年4月,不甘心失败的日军又来偷袭,再次被武装大队和工人合力击退。造枪厂又迁往梅窑。
此后,形势日下的敌人再也没来侵扰造枪厂。造枪厂也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后才解散。
(感谢市政协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为本文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