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自秦地蜿蜒向东,至中原,其余脉便有了另一个名字:邙山,或称北邙。其实,邙山不是一座山,更不像一座山,论海拔,150米左右的高度,它自然挤不进中国名山的排行榜;论景色,恐怕也难和五岳中的任何一座相媲美。可是,山“有仙则灵”,千百年来,人们还是一直“忽视”它的高度,满怀深情地称它为山。
若说人是上帝用黄泥捏造的,我们祖祖辈辈不知有多少人,生于黄土,长于黄土,最后还需一抔黄土埋身。这,就是多少年以来,邙山人对脚下这片厚土朴素的感情所在。
小时候写作文,写我的家乡时,总忘不了写上一句:“我的家乡在波涛汹涌的黄河岸边,绵延起伏的邙山脚下。”那时,这只是句套话而已,没去想自己就是吃着这邙山上生长的小麦、玉米和红薯,呼吸着夹带邙山泥土气息和将要成熟的庄稼淡淡香味儿长大的,不知感恩也就罢了,有时还用力跺跺脚,恨恨地说: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日子过得……唉!
现在,再看看滋养自己的邙山,就好像成熟的子女面对父母,为自己的少不更事和任性而后悔。
不仅感恩,我还要登上邙山远眺呢,站在不高的邙山顶上,放眼,向时空的苍茫处看去。
就在这100余公里的东西走向的丘陵上,不仅有我们自在地在此过活,秦汉以降,这里还吸引了无数双眼睛。邙山上厚实而干燥的黄土不仅养育了无数人,而且,还是多少人身后的天堂。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王建《北邙行》)。不错,即便没有人去刻意炒作,享尽了荣华富贵的王侯将相、达官贵人,还是一窝蜂地枕山登河,长眠于此。战国吕不韦、西晋司马氏、汉光武帝刘秀、南唐后主李煜,均长眠于这厚土之下,任由后人评说;颜真卿,这位书坛巨匠,也怀着文化人特有的邙山情结,在这里体味着河洛大地的秋月春风。
特别想说说诗圣杜甫,忧国忧民,一生漂泊困顿,在他病逝于湖南湘江四十三年后,其灵柩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在诗人元稹的资助下,千里迢迢,运至洛阳,最后葬于邙山的偃师一带。当然,老诗人这已经不仅是文化情结了,叶落归根啊。
邙山,在世人眼里,早已是去往天堂的中转站,现代人每每把逝去的人送到这里,古人更是如此。《红楼梦》中,执意要带走甄士隐宝贝女儿英莲的那两个道士,不是说办完他事后,要在这里碰头上天吗?也巧了,在邙山古墓壁画上,我看到一个高冠大袍者骑着仙鹤,迎着夕阳,缓缓向西飞去。韩国人就直接将邙山看做天堂。听说,他们只要来中国,就设法来邙山一次,看看这传说中的精神天堂。
我也往邙山上送过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年纪越大,送得就越多。每次上邙山,内心不仅仅是悲痛,对世事纷争更是看淡许多。
孔子曰:“登泰山而小天下。”
我想说,登邙山而远眺,可看淡人生中的许多许多。好在,这个我们明白,也有必要明白。